理论学习三
学习内容:现在的学生语文作业尤其显得多:写周记、写日记、写摘抄……可以说,学生的写作练习量并不算太少,但为什么写作练习了这么多,写作能力却没有得到普遍的提高?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写作练习的盲目性大。每一周的周记应该写什么?运用上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写成什么样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标准,才知道在练什么,应往哪方面练。因此,我在处理部分老师并不重视的略读课文时,也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找准随文练笔点,进行随文练笔,力求使教学目的更明确。
学习心得: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又鉴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部分老师会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中体会了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我却抓住了课文中“人物对话多、对话形式多”这一特点,在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了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之后,引导学生针对人物对话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没有提示语)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且对学生易错的冒号、引号的用法进行了复习。继而总结了“如何抓住人物语言使文章更生动”的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学生都能够说出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运用多种对话形式;运用不同的表示“说”的意思的词;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加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可以适当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不要人物把话说出来等。紧接着,那一周的周记我就让学生紧紧围绕人物语言续写《小木偶的故事》。这样,学生的习作盲目性小了,目的性强了,质量也提高了。 品析中,读写相依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一周我都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美文赏析”。以前,我只注重了学生的读。进过探索研究,我们又进行着进一步的实验――品析中,学写作。我将审题、突出中心、选择材料、把内容写具体、有条理的叙述等写作知识要点,贯穿于相关的美文中,使学生通过欣赏好文章,进一步感悟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 1.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