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研究课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一、教材简析:
《北大荒的秋天》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小节。第一自然段先写了秋天来了,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色彩绚丽、丰收在望的秋景图。其中第二自然段写了天空的一碧如洗和晚霞的绚丽,第三自然段小河的清澈见底和小鱼逆水而游地情景,第四自然段写了秋天丰收的原野,先用“原野热闹非凡”这一中心句概括了原野的景象,接着从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绘,一方面写了大豆和高粱,另一方面写了榛子树。第五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先用“大豆摇铃千里金”点明了北大荒丰收的情景,再用“田野、山岭……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突出说明了北大荒的富饶。第六自然段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写作特色:(1)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尤其是第四自然段写秋天丰收的原野。(2)比喻、拟人的手法。为了背北大荒的秋色写的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我们对北大荒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重点:(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2)能用学过的构词方法写出描写颜色的词。难点:体会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贴切、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结合课文词句体会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与丰收的喜悦。
3、体会一些比喻句、拟人句的作用。
4、学习第四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5、能用学过的构词方法写出描写颜色的词。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里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
(板书:天空 美 小河美 原野美)
二、精读课文,体味美景。
(一)品味天空的美。
1、课文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说)
2、你觉得天空美在哪里? 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有意思,你发现了有意思的地方了吗?
(1)出示:一碧如洗 “碧”这个字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是青绿色,如碧绿;一种是青蓝色,如碧空。在这里一碧如洗是形容天空怎样?读好这个词(边读边想想画面);再读好这个句子。
(2)出示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你发现了什么?像银子一样的灰色,像橘子一样的黄色,像血一样红色;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能说说吗?瞧,这样的构词方法很奇妙,让我们一下子联想到有那些颜色的东西,所以即使我们没见过这些云彩,也能想象出他们的颜色。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能说说吗?让这些词再回到句中,美美地读一读。看图,锦缎就是一种丝绸,你觉得像锦缎吗?这样的景象还像什么?
小结:天空变化真是很神奇,刚刚还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一眨眼就有了这么多的颜色。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
3、这样美丽的景色像什么?(出示“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锻”这一比喻句)作者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什么好处?
4、这一小节从天空的一碧如洗、流云的形态、动感、颜色,展现了天空之美。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二)品味小河的美。
1、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指导理解: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小河比喻成“一条透明的蓝绸子”,说明河水清可见底、洁净而泛着蓝色。说它躺在大地妈妈地怀抱里,又把它看成了可爱的孩子,表现了作者对小河的深厚感情。
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4、小鱼的出现,使小河不单调,使小河有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
(三)品味原野的美。
1、原野的特点是什么?(热闹非凡)什么意思?
2、非同一般的热闹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3、看图感受原野的热闹非凡。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出示秋天丰收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文字。)
指导理解“成片的大豆……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一拟人句说说拟人句的好处。这句话具体展现了原野的“热闹”,这种热闹来自于庄稼地里,大豆发出了“笑声”,高粱唱起了歌,它们是为丰收在望而欢笑,为辛勤的劳动者唱赞歌。
4、小结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练习说话:仿照第四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5、通过朗读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北大荒的原野——热闹非凡。
(四)品味物产丰富
1、北大荒的秋天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引读第五自然段)
(板书 物产丰富)
2、提出“北大仓”的名称,更名《北大仓的秋天》。
补充:其实,以前的“北大荒”可不是现在这种迷人的景象,那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垦,建立了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所以,如今它已经成为人见人爱的“北大仓”。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3、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出示课文最后一节)齐读
4、总结:北大荒的秋天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丰收的歌。
板书设计:
5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 “大豆摇铃千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