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研究小结(路燕芬)
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和思考,我感悟到“语用”对有效课堂的重要:
“语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所谓“独当之任”,就是特殊之任,就是“唯我之任”,显然,它具有排他性。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抓住了“运用”,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教学的奥秘,几乎全在“运用”二字。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语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如果细分为一根具体的线,可分为:知识—感知—体验—练习—技能。从这根较为具体的线索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技能,中间的历程是异常复杂的。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
“语用”是学习个体的“人生之需”。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人,学习语文干啥呢?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做出明确的回答:“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是因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倘若不学好语言运用这一基本技能,恐怕连与人交往都有障碍,更遑论胜任工作,享受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