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识促读”,让教学回归本真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张志清
“一笔一画书写汉字,一言一行教学本真”。近日有幸参加常州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学科关键能力,是低年级“以识促读”专题,局小教育集团的嵇文佳老师和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陈艳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闪光的金子》和《会走路的树》,两位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技艺融汇在课堂上,特色鲜明,各具风采:一个新颖活泼,富有创意,一个娓娓道来,张弛有度……她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工整漂亮的板书,准确丰富的表达,精巧多样的设计,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们获得享受,充满兴趣。下面结合课例说说我的学习感受:
1、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两节课写字指导细化,讲练结合。教师重视对汉字书写要点的示范讲解,并采取口诀、范写等方式,让学生能抓住笔画特点,结构特点去把握书写的规律,在讲解基础上,当堂练习,当堂评估。 如《闪光的“金子”》一课中,“修”字的教学是指导有方,过程扎实的。课堂伊始,先采用游戏形式,辨析“修、休”,装修、休息、修理工等,学习生字“修”,识记字型,理解字义。课堂最后的写字环节,指导书写“修”字:
两节课写字指导细化,讲练结合。教师重视对汉字书写要点的示范讲解,并采取口诀、范写等方式,让学生能抓住笔画特点,结构特点去把握书写的规律,在讲解基础上,当堂练习,当堂评估。 如《闪光的“金子”》一课中,“修”字的教学是指导有方,过程扎实的。课堂伊始,先采用游戏形式,辨析“修、休”,装修、休息、修理工等,学习生字“修”,识记字型,理解字义。课堂最后的写字环节,指导书写“修”字:
(1) 集中书空。
(2) 观察字形结构
(3) 出示写字口诀
(4) 对照口诀,学生练习
(5) 当堂评价,紧扣口诀。
五个环节,步步到位,指导具体,评价具体。值得学习的是,嵇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兼顾笔顺,不光有书空,在学生书写过程,也进行指导和观察,做得十分细致。
2、追根溯源, 让学生走近汉字的根。
汉字是音形义统一的表意文字。生活与文字息息相关,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见其形能会其意:像形是见形会意;指示和会意都是笔画和部件组合会意;形声的形旁,其实也是会意。从字形上会意,是理解运用的关键,也包含了丰富的意趣。 如《会走路的树》一课在教学生字“角 ”时,出示了象形字“角”的变化过程。这样的识字教学少了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意义记忆。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意趣,就会更喜欢学习汉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就建立起来了。
2、追根溯源, 让学生走近汉字的根。
汉字是音形义统一的表意文字。生活与文字息息相关,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见其形能会其意:像形是见形会意;指示和会意都是笔画和部件组合会意;形声的形旁,其实也是会意。从字形上会意,是理解运用的关键,也包含了丰富的意趣。 如《会走路的树》一课在教学生字“角 ”时,出示了象形字“角”的变化过程。这样的识字教学少了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意义记忆。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意趣,就会更喜欢学习汉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就建立起来了。
3、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做到了无痕衔接
识字教学,不论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都在探索和尝试认、读、写、用四位一体的整合教学。怎样去建立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联系? 《闪光的金子》是“以识促读”的佳例。从水电修理工,引出人物徐虎,解决生字“修、徐”;从事件梳理中,生字词“戴、工具、地段”等内容理解,结合着生活经验和文本内容,自然而然地理解把握了。最后从到长句,一步步拓展,把长句读好了。这堂课的设计,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衔接上有很多巧妙的心思,自然无痕,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