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沙漠中了绿洲》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有关环保的记述文。本文通过介绍 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 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 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活环境的壮举, 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绿洲”指沙漠中有水、有草的地方。《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中的绿洲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人工制造的,因此它更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也更值得人们珍惜。
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点题。作者从飞机上俯瞰阿联酋,发现在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这些绿洲是怎么会有的呢?引起了下文。
第2~6自然段写访问迪拜,一解绿洲之谜。先写迪拜的风光,“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次写国家为植树种花所付出的代价,从泥土、淡水、到树苗、花草,都需要从国外买来,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把花草和树木栽下,可见要在沙漠中开辟出绿洲是很不容易的;最后写对树木花草的管理,以一个园林工人的精心照料为例,说明迪拜人对花草树木的珍惜和爱护。
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点题。作者从飞机上俯瞰阿联酋,发现在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这些绿洲是怎么会有的呢?引起了下文。
第2~6自然段写访问迪拜,一解绿洲之谜。先写迪拜的风光,“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次写国家为植树种花所付出的代价,从泥土、淡水、到树苗、花草,都需要从国外买来,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把花草和树木栽下,可见要在沙漠中开辟出绿洲是很不容易的;最后写对树木花草的管理,以一个园林工人的精心照料为例,说明迪拜人对花草树木的珍惜和爱护。
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 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程度适度的文章,领会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艰辛,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决心与坚定信念,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领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学习文章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等写法.
4.初步了解访问记的写法,并尝试迁移训练。
教学流程:
一、回顾点评作业,重温绿洲美。
1、回顾体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知道这是一篇访问记。作者以参观访问的形式,来到阿联酋的第二大城市——迪拜,写下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2、点评作业。
课上,我们一起学习领略了迪拜的迷人风光,同学们纷纷赞叹不已。课后,我们领了作业任务。(课件出示:观察课文插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写我们眼中的——迪拜街头风光。)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交流一下作业。
1、出示同学作业。(请你来做一回朗读者。)
2、评价点拨。(有序、生动)
3、小结。
有序生动的表达,让我们重温了迪拜街头的美丽风光。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继续走进迪拜。
二、依循访问脚步,感悟绿洲情。
1、 出示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在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找一找,哪些信息让你觉得意外?画出相关的词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2、 交流点拨:
预设之“所闻”——
A“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①做比较,代价巨大让人意外。
②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引导
B“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①抓住关键词“买来”体会花费的财力巨大,让人意外。
②通过句式比较,体会重复强调用法的好处。
③朗读指导:三个买来,声音逐渐提高,体会花费巨大的财力。
C“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①抓住动词体会花费精力巨大,让人意外。
②通过观察图片,体会沙漠城市种植花草的不易,意外!
【写法指导:
①这一小节的内容是作者的所闻,有没有引号?把别人的话转述给读者,叫做——间接叙述。
②这一小节也有直接引用的地方?请你找一找?(最后一句)——这是直接描写
③同是听到的,为什么要两种写法?(A这样写富于变化B间接叙述的话是作者听到的很多人说的,经过整理和加工,转述出来。直接描写的那句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一句。)】
预设之“所见”——
在作者见到的内容中有什么让人意外的信息吗?
A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①如此呵护花草,让人意外。指导朗读。
B霎时…….
①有水管还浇水,如此精心侍弄,让人意外。
②想象说话(当——,园林工人——)
【写法指导: 又是一连串让人意外的信息,这些信息总离不开创造出沙漠奇迹的人——阿联酋的普通人民。这里写园林工人的话,用的是间接叙述还是直接描写?只写了他的语言吗?还有神态、动作,这些也是直接描写。描写地越细致越生动。】
预设之“所感”
(1)作者的感想一般出现在哪里,段落或文章的结尾:齐读第7自然段。
(2)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
(3)谈谈收获
①阿联酋人民不惜代价,精心侍弄花草,改造了自己的家园。
②培养孩子的代价巨大,老师父母的心血和努力。培育树木的费用巨大,阿联酋人民的心血和努力。
③只要愿意付出代价,付出心血和努力,就能改造自然、改造环境。
【写法指导:议论抒情】
三:总结写法,修改片段描写。
1、 总结写法
同学们,我们的参观访问就到此结束了,但我们的收获还在继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利用间接叙述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篇访问记。想不想试试这些方法,拿出你的作业纸,让我们的迪拜街头风光更精彩吧。
2、 修改片段(所闻、所感)
3、 总结
作业布置:写一篇校园访问记,把你在参观访问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板书:
18、沙漠中的绿洲(访问)
所闻 间接叙述
所见 直接描写
所感 议论抒情
【点评: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一篇关于迪拜风景的短文引入,再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与此同时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描写特点。学生在细心品味字词、反复诵读句子中,提高了语言的鉴赏和运用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将作者所见所闻所感深入体会。前后呼应再看迪拜风景短文,让学生深刻明白访问性质的文章要结合所见所闻所想,思想精神取得了自我的提升,思维品质得到了强大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