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理论学习3
--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锡凤

所谓追问式学习,是指师生双方对某一问题作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式直抵事物本质的探问,就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


       追问式学习的优点在于不浅尝辄止,不蜻蜓点水,不四面出击,不声东击西,不是挖一条浅浅的河流,四处漫流,而是抓住一点,做掘井式的挖掘,直至抵达问题的终点,寻找到事物的本质为止。


       追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例如我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这首诗的“诗眼”问题,和学生做过一场饶有兴味的追问式学习。


       我问:“请大家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学生答:“我认为是‘绿’字。”

       我追问:“为什么是‘绿’字,你的理由呢?”

       学生一:“因为这首诗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的景色很美。”

       学生二:“因为王安石写这首诗时,这个‘绿’字是他反复修改出来的。”

       学生三:“王安石先用‘到’,再改‘过’,又改‘入’,再改‘满’,最后才改成‘绿’字。王安石炼字的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成为炼字的美谈,所以‘绿’是诗眼。”

  我再问:“这首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呢?请大家再思考思考。”

       学生一:“老师我认为这是一首抒情诗,它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

       学生二:“老师,我认为‘还’字是这首诗的诗眼。”

       我再追问:“为什么‘还’是诗眼呢?能说出你们的理由吗?”

       学生一:“‘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王安石停船江水瓜州渡口,看到对岸就是江南京口了,想到翻过几座山头就到家乡钟山了。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几个词看出诗人此时靠家已经很近了。”

       我板书:靠家近→应该还

       学生二:“‘春风又绿江南岸’,从‘又绿’两个字可以看出又一个春天来到了。诗人在外做官一年又一年,离开家的时间很久了。”

       我板书:离家久→更该还

       学生三:“‘明月何时照我还?’从‘何时’可以看出此时作者不能回家,但是,诗人非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我板书:思家切→不能还

  到此,我总结: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抒发诗人思乡却不能还家的心情。“还”是这首诗的诗眼。“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更该还;思家切,却不能还”,“还”字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过“还”,能看到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