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笔记5(王萍)
--
发布时间:2017-1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萍

内容摘要:“模因传播”方式主要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核心的术语是“meme”——模因。该术语是由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提出的,是指被模仿的东西。我国语用学专家何自然教授将其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联想为一些模仿现象,与基因相似的现象。“模因”通过模仿进行传播,当大脑里的信息形式被赋予不同内容,并得到了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就形成了“模因”的表现形态。模因作为一种文化的基本单位,靠复制和传播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但是,模因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是纯粹的复制,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再创造,复制与创造是和谐并存的,所以运用“模因理论”开展的学习活动本身也是一项充满创造力的活动。

心得体会:因为低年段学生正处于初步学习汉语、感受母语表达方式的阶段,所以采用“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的方法进行语用练习是可行的,学生可以熟练地复制言语形式,积累众多ABB式的用以描绘色彩的词语,其乐融融,这与新课标中的年段要求“感受语言的优美,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也是相吻合的。因此,笔者将重点探讨在高年段的课文中出现类似言语形式,该如何关注学生年段特点,围绕内容、设计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学习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