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研究小结(刘雅玉)
--
发布时间:2017-1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雅玉

一、把握一个前提——深度参与,激活新知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首先需要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只有深度参与,所学的知识才能被激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观点争鸣、小组讨论等。如:《秦兵马俑》(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可以设计表格式导读学案,从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如何抓住特点进行具体介绍的?这几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时,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探究的纵深点、思维的批判性、建构的生成度这四方面对学生参与的深度作出评价。 

二、突出一个重点——深度思考,获取新知 。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我们要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地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它只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空间、发展的机会,而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 

三、抓住一个关键——深度引领,加工新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何让学生对动态生成的新知进行梳理、加工,教师适时、适当、适度的引领是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也要有一双慧眼,做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促进学生反思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让教育智慧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