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榴(第二课时)
--
发布时间:2017-1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红娟

 16、石榴

一、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认识另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

3、通过读、议、抄积累重点语句,学习作者比喻、拟人的写法。

4、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议、抄积累重点语句,学习作者比喻、拟人的写法。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三、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从第五单元起,我们三(1)班同学开始尝试运用“预习单”进行学习。同学们学习的针对性变强了,主动地去思考也逐渐成为大家的一种好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大家自主预习《石榴》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看看你能不能获得新的收获。

(一)预习交流:10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内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相互提醒哪些生字的读音、字形要注意的,还可以相互交流对新词的理解,并讨论预习单第2题。(时间3分钟)

全班交流:(10分钟)

1、开火车检查词语字音:

抽枝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石榴  枣庄  咧开了嘴  甜津津

子儿  逐渐  红白相间  驰名中外

玛瑙  紧偎  嚼嚼  剥开外皮  郁郁葱葱

教师讲解:间:当表示中间读第一声,表示事物不相连,被隔开的意思时读jiàn。你看,这就是石榴籽儿,红色和红色之间,被白色给隔开了;这白色和白色之间,又被红色隔开了。根据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所以应该读jiàn。剥: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意思时读bāo

2、出示生字,提醒字形:预设(甚、甜)  舌头觉知甘味。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理解的。

教师考一考:(驰名中外、郁郁葱葱、急切、喜讯、紧偎、玛瑙)

4、检查一个小组课文朗读情况。

5、过渡:那么,备受大家喜爱的石榴究竟是怎么长成的呢?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这个填空吗?

交流:春天,石榴树抽出(    ),长出(   )。夏天,石榴树(   ),随后(   )。可见,课文就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石榴的生长过程。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20分钟

    过渡:看来文章第23自然段的意思,大家已经读懂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作者却把它写得那么具体、生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预习时,同学们纷纷摘录了很多课文中觉得写的好的句子,下面,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并练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预设:

A、石榴花语段:

1、出示句子: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我们也走近了看,(出示图片)这石榴花和小喇叭真的很相似,难怪作者会这样打比方呢!课文中还有写石榴花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2、出示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你觉得石榴花怎么样?(预设:颜色火红,数量多,开得旺盛)

2)其实,很多古代的诗人在看石榴的时候,都会被这火红、开得旺盛的石榴花所吸引。

  你们看,唐代大诗人杜牧看到漫山遍野火红的石榴花不禁吟诵——似火山榴映小山;诗人张弘范看到连蜜蜂都错把石榴花当成了火,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游蜂错认枝头火;诗人皮日休的想象更是夸张了,他觉得那石榴花开得旺,就像熊熊大火都要烧到月亮了,他说——火齐满枝烧夜月。

3)让我们再次齐读这几句话,读出石榴花这股子劲来。

B、石榴果生长的语段:

1、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a) 你能找出句子中表示颜色变化的词语吗?

b) 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c)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你能用这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句话吗?

出示:(1)桔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          ,逐渐变得(           ,最后(          )。

    2)秋天,树叶先(          ),逐渐(           ),最后(               

C、石榴果熟透的语段:

1、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1)学生讲喜欢的理由。(预设:把石榴成熟得撑破了皮,露出了子儿说成是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多有趣,多可爱呀!而且笑得程度还不同呢!)

2)指导朗读:就请你来读出石榴娃娃的快乐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石榴娃娃笑的

程度不同吗?

2、出示句子: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谁来像石榴娃娃那样做一个“扒”的动作?谁能像石榴娃娃那样再来做做“急切地扒开,再向四周张望”的动作?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2)你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3、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真惹人喜爱,你们能读出它们的快乐、可爱吗?齐读这两句话。

D、石榴子儿的语段:

1、这段话中,你特别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预设:“玛瑙般的子儿、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清爽无比”等。)

2、小结:作者在写石榴子时,先观察它的样子、颜色,再写品尝到的味道。写的时候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出来的石榴子儿,就越发惹人喜爱。

3、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读好这段话。

    小结:读着、谈着,我们越发觉得课文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其实,这篇文章的原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孩子!同学们,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水果,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小作者怎么就能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呢?老师想听听你们的高见。(预设:仔细观察、动脑筋展开想象)

   是的,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小作者能够用眼观察,用脑想象,那火红的石榴花才会在他笔下幻化成了一个个——(小喇叭)。那熟透了的石榴才能够——(笑了)。石榴娃娃呀才能写得那样的——(顽皮可爱)。

  不过,有一点必不可少,那就是小作者还有一颗装满了爱的心,这爱是你们刚刚体会到的他对石榴的喜爱,更是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们也带着一颗装满爱的心,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吧。(生齐读)

(三)读写结合,从仿到创:     10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品尝了其他的一种水果,你能不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段话,重点介绍一下这种水果果肉的颜色、样子、味道?到小组内练着说一说。只要你也学会用小眼睛仔细地观察果肉的样子、颜色,美美地品味水果的味道,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尽情地说出你的感受,你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全班交流:

1、看来,大家都忍不住要一吐为快了,哪一组来和大家分享?

2、组际评价、相互补充,教师点评。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学习像《石榴》这一类课文,我们可以像今天这样:先疏通字词障碍,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重点赏析文章优美语言,甚至可以进行仿写练习。课后,老师推荐大家阅读语文补充习题48页《南海上的明珠》以及56页《宝石花》这两篇文章,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一学,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