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型”教学的价值指向于言语活动。
语文即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已成共识。“语用型”教学就是以指向于言语活动而非语言活动为价值向取的,这样的一种定性,是厘清了“语言”与“言语”之区别,回归语文教学本原的必然选择。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而从本质属性和构成来看,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它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言语则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它由语言运用者、语言运用环境与语言运用作品构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语言是“有限手段”,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言语当中;言语是“无限使用”,它凭借语言构造出无数意义世界。首先是语言本身的组合就有无限创造性;其次语言与语言运用者、与语言运用环境的组合同样具有无限创造性。从意义系统来看,语言与言语都有个言——意的关系问题。但语言的意义是固定的,概括地附着在语言身上的;言语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存在于语言与语言运用者、语言与语言运用环境以及语言与语言所构成的关系结构中。例如:“今天是星期天”这个句子,语言的意义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这个意义是任何情况下都有的、固定的,适用于任何人。但在语言运用中,这个句子的意义随着语言使用者,或语言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出现“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之外的意义。如果一对夫妇,丈夫潜心事业,天天伏案工作,不知休息,妻子说:“哎,今天是星期天。”这是对丈夫的关心,是劝丈夫:今天该休息休息啦,放松一下啦。如果是一个小女孩对爸爸说这句话,可能意义又不一样,是提醒爸爸:“你前天答应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今天该去了。”是提醒爸爸实现诺言。这是因语言使用者不同带来的意义差异。如果语言运用环境不同,同样的人使用这句话,意义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即使同是一对夫妇,丈夫潜心事业,很少顾家,妻子不能理解和支持,这天星期天,丈夫又提起包要到实验室去,妻子说:“哎,今天星期天。”这是说:你应该留下来帮我做家务。即使同是小女孩对爸爸说的,但如果她与爸爸关没有约好去公园玩,爸爸一大早就叫女儿起床,那么女儿的这句话是说:“还让我睡一会儿,我又不上学,淡会迟到的。”同样,在这一句话前后搭配不同的语句也可能引起它的意义的变化。例如:“今天是星期天,领导管不着你。”那么,“今天是星期天”是说这是一个没有工作责任的日子。如果“今天是星期天”出现在“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特意把家里收拾一下,还买了好几样菜”这样一句话里,那“今天是星期天”是说这一天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或者是说这一天没有其他事,很空闲。
因此,着眼于言语活动的“语用型”教学,实际是对传统的语言分析、语言赏读甚至语言研究的路子改变与重建,它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中运用语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