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语言环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贯穿着语用活动的全过程,是语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语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实现表达与理解的统一。
语境,就是人们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是语言交际的出发点。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话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语境约束话语的意义。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常常借助话语表达某种意图,即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说写者的意图有时甚至与言辞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表达的意思往往比言辞形式直接附载的意思多,听读者必须依靠语境来判断话语字面意外的意义。语用学正是以话语、语用主体和语境三大要素组成的系统。
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制约作用,就是指语境对于阅读理解所起的限制作用。格赖斯指出,话语所表达的意义包括显示意义和暗示意义。语境对于显示意义和暗示意义都有制约作用,而区别在于人们更容易理解语境对话语的显示意义,至于语境对暗示意义的选择,则要通过话语理解的认知模式,即“示意——推理模式”才能辨识。这种推理与听话人的具体条件有关,即适当的语境条件。说写者的表达必须与所处语境相适应,而不能是任意的,适应语境的为成功的表达,不适应语境的为不成功的表达。同样,听读者的理解与语境理解的关系也很密切。
心得体会:
用语用学的知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合理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教师准确把握文本言意,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解出文本的密码。语用的信码模式、语境的作用和话语理解的认知模式对阅读理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认真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