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12月)
--
发布时间:2017-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锡凤

 一、贴近学生,找准语用起点 
  在当下的语用型课堂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开始更加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从学生生活出发,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可以贴近学生语用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学习的起点。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生动有趣的故事,表现了姥姥心灵手巧和精湛的剪纸技艺,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在课前预设时,我尝试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课文,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可能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理解可能有难度?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可对剪纸的图案内容不太理解:为什么多次写到“老牛兔子”?其实,在学生的生活中,姥姥疼爱自己的事情随处可见。剪纸“老牛兔子”正是这些生活形象的再现。因此,我作了如下预设:在学习剪纸“老牛兔子”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自己的点滴小事,体会文中姥姥对作者的喜爱与呵护,从而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打开与文本对话的窗口,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起点,为课堂的深入对话作好充分准备。 
  二、品味语言,夯实语用基础 
  打造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打开与文本对话的一扇扇窗口。品味语言正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体会内涵的深邃,领会运用的精妙,为运用语言文字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