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核心是课堂,就一节课而言怎么落实“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呢?
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要有助于学生思考
力的培养。今天姜主任报告中提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区域,问题的设定如果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趣味,而过于困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的高一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让学生可以跳一跳能够到”,让学生在不断“跳一跳”的过程当中去提高思考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只要关注学生的纵深思考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宽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朗读轻理解,引导学生读好书识好字是关键,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读,读得目的在于积累运用,所以无论是普通课文教学还是诗歌教学,语言知识点的训练都必不可少。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教学环节丰满立体,尽量拓宽课堂的知识含量。
因此,在课堂上务必聚焦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把学生的主动、积极学习放在第一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深度学习的课堂特征。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讨、表达的状态,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深度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语言建构与运用” 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必定逐步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