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组第一次研讨活动纪要
会议时间:2018年3月7日下午14:30 会议地点:湟里小学三楼会议室
参加对象:湟里小学与成章小学课题组成员
活动内容:
(一)前期研究的进展情况。
1、基本完成了第一块研究内容;2、尝试研究了第四块内容中“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和“在语言运用中学习”两种深度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只是未总结出相应的策略,也未形成相对典型的教学案例;3、初步制订了评价表;4、未写出与课题研究内容相配套的研究论文。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1、⑴对语用学基本观点和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把握语用学的基本精神,理清语用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特点、原则和重要价值。
⑵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内容研究。既然是深度学习,又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相应的目标就与一般的小学语文学习会有所不同,为此,本课题需重点研究并梳理相应内容的深度学习目标,并形成系列;同时,围绕相应的深度学习目标,还必须选择适切的内容开展学习。对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深度学习的目标,针对不同年段、不同文体的文本,选择教材中相应的适合内容,开展深度学习;二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以单元为单位,对相应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增补;三是联系学生生活,根据确定的目标拓展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展深度学习。
⑶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研究。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和指导学生开展语文深度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语言运用中学习;在反思和追问中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研究其他的深度学习方式。
⑷语用学视野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一块内容主要是跟第三块内容相配套进行。重点: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在反思与追问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就本课题而言,在指导方面必须始终关注两点:一是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要切实丰厚品读途径和内涵,以体会到相应的表达之法,特别是要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相类语境的创设,以及这些相类语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在学习活动的实施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托学习内容进行创意表达,以迁移习得实际的语用能力。
⑸基于语用学基本精神和深度学习的目标追求,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评价的研究。一是立足深度学习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侧重关注语用点的设计与选择、语境的创设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语用技能体验与习得的实效等;二是立足深度学习改进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察评价。可侧重关注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否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积极的语言建构性、适度的感悟深刻性和深切的情感迁移性四个方面。具体可以分别设计相应的评价表进行。
2、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
阶段成果(限5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 | 论 文 | 2016.12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评价表 | 评价表 | 2017.09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 论 文 | 2018.06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论文集 | 论 文 | 2019.06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案例集 | 案 例 | 2019.06 | |
最终成果(限3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9.11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论文集锦》 | 论 文 | 2019.12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案例集锦》 | 案 例 | 2019.12 |
(三)总体研究计划第三阶段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1月:进一步加深对第一块内容的研究;完成第二、三、四块内容中的“在反思和追问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表并进行评价。
◆ 陈明珠重点负责“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以六年级为主,二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一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系列目标,目标内容选择策略的论文。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芬、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1篇的典型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深度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论文。
◆ 蒋青月、潘春霞重点对相关的评价表进行完善,并进一步总结相关评价设计及实施的策略,最终成果:完善的评价表;设计及实施评价的相关论文。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最终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四)本学期学期实施计划(2018年3月—2018年8月)
1、本学期需完成的任务是:⑴按要求积极参加每次课题研究活动,撰写课例点评;⑵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上传至少2篇理论学习材料,格式:文章题目+(姓名);⑶撰写3篇研究小结,格式:姓名+(几)月十研究小结;⑷撰写1篇课题研究论文;⑸每人至少选3个内容,1篇是课文,1个对课文进行重组的,1篇课外的,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及案例。进一步完善评价表。
再具体一点,即:
①成果性材料:选3个学习内容;并分别形成3个教学设计;1个教学案例;1篇论文。
教学设计格式: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有相应的环节说明);教后反思。
教学案例格式:片断(实录+评析);全教案(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录包括环节点评+总评)
②过程性材料:积极参与每次课题研讨活动;上传2篇理论学习材料;撰写1份研究计划、3篇研究小结(包括1篇期末小结)。
2、具体安排:
三月份:召开课题组期初会议;对课题内容进行深入的领会学习;对前期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撰写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并上传课题网站;开展“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课题方案,深入领会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
四月份:继续学习课题方案,领会掌握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开展本学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完成并交流1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
五月份:开展深入学习与研究,撰写研究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举行“在反思和追问中学习”课例研讨活动;完成并交流第2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
六月份:开展深入学习与研究,撰写研究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完成并交流第3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及案例的撰写;课题组成员思考策略论文的撰写。
七月份:课题组对相应的内容及教学设计案例进行梳理;每个成员对本学期研究进行总结,上传学期研究总结;完善完成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五)论文选题。着重在第二三四块内容。如何进行内容选择的策略;如何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
201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