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研究心得(陈文瑶)
--
发布时间:2018-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文瑶

三月研究心得

322日,我参加了在湟小举行了“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听了王萍老师的研讨课《识字6》,学习了武进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裴红霞校长的精彩示范课《父亲、树林和鸟》,受益匪浅。

二下的《识字6》词串识字,在王萍老师词串的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汉语押韵的美,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王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动物”为主题,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用课件配以相应的图画,展现了一幅和谐生动的自然场景,同时引发了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裴校长的《父亲、树林和鸟》,抓住了本课题研究的三个维度:问题解决、语言运用、反思追问,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语文深度学习。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裴校长紧紧抓住父亲爱鸟,以父亲了解鸟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重点句反复朗读感悟。对于“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一句,学生感悟得较深,他们从望子又望,闻了又闻这里看出父亲看了很多次,闻了很多次。鸟味嗅嗅的,而父亲却闻了又闻,父亲只是看了看,闻了闻,就知道林子里有很多鸟这里看出父亲很爱鸟,很了解鸟。整个课堂,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课堂,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语文深度学习,以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可以说,是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下一阶段,我将以这两堂课为范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将之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使自己的研究能更进一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