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研究心得(陈惠芬)
--
发布时间:2018-03-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惠芬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是一篇以词串形式识字的韵文。课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领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文本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

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

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因此,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他们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被动。王老师借助多媒体,叠加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效果全面呈现12种动物的形象。观看过程中,学生们的一声声惊叹和富有变化的面部表情,孩子们已经入情入境。学生的身临其境,真实的感受到了动物们的个性,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了良好的伏笔。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同时,在具体形象的感受中,孩子们的情感和认知也能协调地发展起来。

二、学生主体识字,感受汉字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王老师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对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比如,王老师将狮、猴、猩三个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在孩子们已经拥有形声字知识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偏旁(反犬旁,与动物有关,表形)、读音(表声)、结构等方面品析这三个汉字,感受中国汉字渊远博大的文化精髓,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书空、描红、仿写、临写,扎实掌握生字的学习。

三、说话练习,深度学习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王老师注意将认识事物与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口语表达的题目设计上,王老师先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让学生练习“……………………还有……”的句型,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动物名称进行整理。接着,王老师要求学生在原来的口语表达基础上,为之前所学到的动物加上合适的形容,使语言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积累得以调动与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将学习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