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许多教师把词语教学的目标只定位在“理解”层面,而“运用”词语,在课堂上却并不见着力。2011版语文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学习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历练。就词语教学来说,仅理解而不去运用,背离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核心。而我在欣赏名师课例时,发现他们的词语教学真正能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角度来思考,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习得语文,感受文化,实在是学习词语运用的典范。因而我在教学《四季》时也从多个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在我总结如下:
多维语境——促运用
师:先看看“尖尖”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女同学读得很轻,声音有点儿尖。
师:这里的“尖尖 ”是说读书读得不舒展。
师拿出一片草叶,让孩子上台来摸。
生相机上台摸。
师:他摸得感觉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尖尖”这个词。
生:我觉得草叶很光滑,上头尖尖的
生:我用手碰了一下草叶的头,都被触疼了,因为它是尖尖的!
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尖尖”说一句话。
(老师拿出铅笔在纸上作写字状。)
师:赵老师在纸上写字,你看到笔尖是怎样的?
生:我看到赵老师的笔尖是尖尖的。
师:”尖尖”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朗读时的音色,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形状。同学们了不起!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掌握语言存在两个不同层次——“消极语态”和“积极语态”。“消极语态”是学生只能理解却不会运用的语言状态,而“积极语态”则是学生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状态。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创设一个有效语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理解”到“运用”的跨越,促“消极”转为“积极”,最终使学生能自觉运用,表达实现规范典雅。而 低年级学生“运用”词语,难在先有词语,再据词去“创造”一个能用得上这个词语的内容。于老师深谙此道,他创设了多个语言的运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尖尖”。我先从文中提出词语“尖尖”,感受“尖尖”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上小下大”;接着创设新的语境,引导学生感受读书不舒畅可以说“尖声尖气”;再逐步提高难度,从写字用笔等方面进行引导,体会书写舒畅还可以说“笔尖尖尖”。我针对学生的已有认识基础,丰富了“尖尖”一词的语用范围,将语用语境逐步延展、扩大,既丰富了词语的厚度,又放缓了训练的梯度,既创设了紧贴学生生活的情境,又引导学生主动在实践中历练,有效实现了“消极语汇”向“积极语汇”的转化。相信据此引导,学生对于词语的丰富内涵和运用范围已了熟于胸,必能实现自如运用。
人物语境——巧运用
冬天: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短语?(出示“荷叶圆圆”)生读。
师:圆圆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圆圆?来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师:小朋友都知道,猪八戒的大肚子总是圆圆的,有一天,唐僧叫孙悟空去叫猪八戒来吃饭。孙悟空听了,在唐僧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圆圆”这个词。小朋友们想一想,孙悟空会说什么?
生:师父,猪八戒的大肚子圆圆的!(笑声)
生:师父,猪八戒的大肚子都圆圆的,他还要吃饭吗?
师:孙悟空就是这么说的。(众笑)谁能把刚才的小故事连起来讲一讲?
生:有一天,唐僧叫猪八戒来吃饭,孙悟空一听,笑了。他对唐僧说:“师父,猪八戒的大肚子圆圆的,他怎么会要吃饭呢?”
低年级学生认识叠词、积累叠词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仅有积累,而不能实现自觉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尘封、模糊,成为僵死的语言符号。以上片段,于老师借助大家熟悉的读物角色,将学生看似熟知的叠词“圆圆”置于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角色对话,还词语以鲜活的生命。课堂上,孩子们抓住唐僧和八戒师徒的人物特点,准确运用词语来表达,“用”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从课堂生成来看,孩子的语言潜能被真正调动,他们不仅在语境中准确运用词语,表达自己对“八戒”的认识,而且还尝试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此生成,源于学生对《西游记》人物的认识,源于他们对“圆圆”词语的理解,更源于教师智慧的情境创设。这是一种有效语境对学生表达潜能的激发!值得欣赏的是,我还把口语交际的完整情境融入其中,最后引导学生把故事连起来讲一讲,既做到条理有序,又实现表达的完整连贯。词语教学可谓“活学趣用”,这才是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生对其他两组叠词“尖尖”,“弯弯”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身边语境——智慧地点拨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我针对“------是--------也是---------都是”的句式设计了说话训练。
(师走到学生中间,边与学生握手,边邀请学生作答)
师:我是一(5)班的语文老师。 生:我是一(5)班的学生。
师生合:哈哈,我们都是一(5)的。
师加修饰词:我是一个聪明的老师 。生:我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师生合:哈哈,我们都是聪明的。”
生:您好!我是听话的孩子。师:(摇摇头)光听话有什么稀奇的?
生顿悟: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师:(高兴地)我也是一个非常听话的老师。
师生合:哈哈,我们都是非常听话的!”
师: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孩子们很安静,但思想的小溪在流淌)
生:您好!我是有理想的。师:(激动地竖起拇指、深情地)你好,我也是有理想的。
师生合:(快乐地)“哈哈,我们都是有理想的!”
生:您好!我是很幸福的人。
师:(与学生双手相握,并激动地)“你好!我也是很幸福的人。”
合:“哈哈,我们都是很幸福的!”
以上是我引导学生运用句式说话的教学片段。我们知道,低年级孩子刚入学时能用简单的句子说话,但是不能用连贯的句子来表达意思。在句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方面问题很多。我就用了很多典雅的语言表达范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完整连贯的表达,很值得继续练用。我就是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摘取“我是……我也是……哈哈,我们都是……”这一句式引导学生学习。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生互相启发,表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所言之物从“眼前的”到“看不见的”,合作中透着童趣,平淡中饱含真情!通过智慧的碰撞,语言形式在交流中显现,语言规律在体验中内化,对话过程浑然天成!相信本文的语言范式将会在学生语言仓库中积累、沉淀,实现 “消极”向“积极”语言的自然转化。一个句式的训练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学生语言的生长力,更折射出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这也是评课老师对我本段教学的评价。
我的两段词语教学异曲同工!我在教学中都采用创设情境、提供语境的方式,逐步设置阶梯,进行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运用词语的引导,使学生在过程中实践,最终实现独立运用。可以说,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有效实现了从“理解”到“运用”的跨越,这是有价值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