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
【课题】认识分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7——89页)
【教材简解】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教材先集中力量教学对的认识,再引导他们用认识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操作实验等认识分数并归纳出几分之一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和学具,穿插多媒体演示,使“学习主题”的引出源于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分食物”活动,“知识策略”的生成源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过程,“教学应用”的落实源于学生基于主体的剖析探讨活动。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本节课的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的目的。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让学生平均分三种食品,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的数量都能用学过的整数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个蛋糕,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从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着重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之后通过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学生一方面在操作中继续体会的含义,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来表示。这样,学生对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
然后,让学生尝试折出一个圆形纸片的几分之一。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体会这些分数的意义。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认识更多的分数。
最后,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直观地体会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折圆片的活动中,感受这些分数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写“>”或“<”表示两个分数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题
1、星期天,小明和小红去公园郊游。他们带了许多食物,谁来说一说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可是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这些食物怎么分才公平呢?)
引导:每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板书:2个)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板书:1瓶)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板书:半个)
2、提问:每人2个用2表示,每人一瓶用1表示,那半个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生:0.5,……
3、揭题:用以前的数无法来表示这半个蛋糕,所以我们要认识一类新的数——认识分数
4、写读:怎么写这个呢。看老师来写,先用尺子打一条横线,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
读作:二分之一。拿出小手,像老师一样写一写,读一读。
二、体验建构
1、蛋糕的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演示)是这样分吗?
明确:沿中间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蛋糕的,那另一份呢?我们就说每份是它的。它指的是谁?(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全班用手势比划,边比划边说:男生齐说、女生齐说、同桌互说。
2、图形的
刚才,我们认识了蛋糕的,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先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它的吗?
出示要求,指名读,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交流:
(1) 依次展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问: 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吗?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板书:把一个( )平均分成( )份,涂色部分是它的( )。
质疑:刚才同学们选择的图形都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表示的是呢?
提升: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来表示。
(2) 继续展示:正方形的几种折法。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也是选正方形,但跟他的不一样。出示不同作品,贴黑板。不一样在哪呢?
问:它们都表示长方形的吗,为什么?(都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
(3)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图形,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3、,为什么?
(交流最后一幅)你觉得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分数表示?
过渡:看来,不光是分数,也是分数。
4、 拓展:如果老师给你一张纸,还能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呢?
让生思考一下,但不要回答。
操作:从2号信封中取出圆片,每人一张,折一折,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提醒:先完成的像刚才一样说说: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谁来说一说,学生举自己的作品说说
5、比较分数大小:
(1)看这个、,哪个分数大些?你怎么比的?板书:(>)
(2)从黑板上再选两个分数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3)看着自己表示的分数,同桌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选两组交流)
(4)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6、各部分表示
含义:
师:(指着、、、…)你知道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看书P87,板书。
师:(再指分母)这些分母2、4、8…为什么不一样呢?
(手落在)分母2就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那4呢?8呢?所以分母表示的是什么?(板书: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呢?(板书:涂色部分都是其中一份)
今天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分数,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吗?(“想想做做”第1题)
三、巩固运用
1、 出示长方形: 一根带子可以用“1”来表示。(“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 估计一下绿色部分是这根带子的几分之一?她说的对吗?我们来看。
出示 绿色部分是这根带子的几分之一?你怎么一下就估对了?有什么窍门?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你发现什么?【越分越小或分母成倍数关系 】
2、生活也有很多分数。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 巧克力
板书:
认识 分 数
1 分子(其中一份)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 )。
—— 分数线(平均分) 把一个( )平均分成( )份,涂色部分是它的()。
2 分母 (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