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录】27草根讨论:体育教学“课课练”的安排、组织策略
(2011-04-19 21:23:50)
转载▼
var $tag='27期,草根讨论,观点摘录,杂谈';
var $tag_code='e3c94dc75e327541d42b6736c01d524b';
var $r_quote_bligid='47213a7d0100qrna';
var $worldcup='0';
var $worldcupball='0';
标签:
|
分类: 学体系列
|
邵志南:
课练应注意的问题:
1、应把课课练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学计划中,与主教材进行合理搭配。
2、课课练应安排在课的结束时段或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穿插。
3、课课练的时间安排和运动负荷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其中我认为一定需要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
4、课课练内容的选择,应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根据主教材的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采用多样的的练习手段,避免单一的“专项练习”。
5、在课的结束部分,做好放松活动,使机体尽快恢复到课前的平静状态,避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
6、运用课课练贵在持之以恒。在运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质现状,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7、课课练应采用小型多样、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8、身体锻炼的过程也是思想教育的过程,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
栀子
“课课练”的内容应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
“课课练”的时机有:1、在进行某专门项目前进行的练习 2、为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3、为了弥补体育课某些教材运动量和密度的不足 4、在某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季节和气候安排合理的“课课练”教材。
“课课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比赛游戏、分组练习、统一口令练习等。
孙志刚
课课练习的内容很多如:队列队练习、力量练习、速度耐力练习、灵敏练习等,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每堂课上,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徐春兰
课课练的内容、时机、形式?
课课练的内容可以包括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学生技能的练习和队列队形之类。
时机:与当时所教的技能相结合;与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反应的问题相结合;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相结合
形式多样,只要是学生能够接受的都是可行的。要在不断变化中让学生乐学、乐于锻炼。
杜永刚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课堂常规的内容——队列队形等;2、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3、身体全面发展的练习——有助于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4、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适合单元教学;5、学生的兴趣练习——篮球赛、花样跳绳、游戏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课课练的时机:机动性很大,灵活性很强,不是单纯的在课的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安排“课课练“队列队形练习;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学习,也就是主教材的学习,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我们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练习,每节课都可以练习,例如,学习快速跑,我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我们可以做小步跑、前踢腿跑、后踢腿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辅助性练习;主教材的学习局限性很强,我们可以安排课课练,对主教材的练习是一种弥补,例如,本节课是快速跑,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上肢力量练习;当主教材的学习运动负荷很小,课的密度不够,我们这个时候可以安排活动量比较大的课课练,增大课的运动强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奖励性内容,做学生喜欢的项目,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终身的体育意识等等.
课课练的内容可以和学校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有目的,以练促赛。可以和体育大课间结合起来,提高体育大课间的活动质量。可以和中考项目结合起来,为中考做准备。可以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应该说,课课练的灵活性很好,教师处理好课课练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有句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课练”同样也需制定计划,尤其是单元计划,一个主教材的学习分好几节课学习,针对每节新的教学内容应该安排切实可行的练习内容,不可以千篇一律,那样课课练就是一种形式,学生肯定会厌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引用)这方面进行设置课课练,对主教材的学习是一种帮助。总之,必须有计划,切忌随心所欲。
课课练的时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开始部分可以有课课练,准备部分可以有课课练,基本部分可以有课课练,结束部分也可以有课课练,这样看教学的主教材的内容和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都可以随时穿插课课练的内容。
课练应注意的问题:
1、应把课课练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学计划中,与主教材进行合理搭配。
2、课课练应安排在课的结束时段或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穿插。
3、课课练的时间安排和运动负荷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其中我认为一定需要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
4、课课练内容的选择,应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根据主教材的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采用多样的的练习手段,避免单一的“专项练习”。
5、在课的结束部分,做好放松活动,使机体尽快恢复到课前的平静状态,避免影响下节课的学习。
6、运用课课练贵在持之以恒。在运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质现状,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7、课课练应采用小型多样、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8、身体锻炼的过程也是思想教育的过程,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
栀子
“课课练”的内容应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
“课课练”的时机有:1、在进行某专门项目前进行的练习 2、为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3、为了弥补体育课某些教材运动量和密度的不足 4、在某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季节和气候安排合理的“课课练”教材。
“课课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比赛游戏、分组练习、统一口令练习等。
孙志刚
课课练习的内容很多如:队列队练习、力量练习、速度耐力练习、灵敏练习等,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每堂课上,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徐春兰
课课练的内容、时机、形式?
课课练的内容可以包括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学生技能的练习和队列队形之类。
时机:与当时所教的技能相结合;与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反应的问题相结合;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相结合
形式多样,只要是学生能够接受的都是可行的。要在不断变化中让学生乐学、乐于锻炼。
杜永刚
“课课练”意思就是每节课都练习,练习的内容针对性都很强。课课练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课堂常规的内容——队列队形等;2、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3、身体全面发展的练习——有助于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4、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适合单元教学;5、学生的兴趣练习——篮球赛、花样跳绳、游戏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课课练的时机:机动性很大,灵活性很强,不是单纯的在课的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安排“课课练“队列队形练习;在课的基本部分的学习,也就是主教材的学习,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我们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练习,每节课都可以练习,例如,学习快速跑,我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我们可以做小步跑、前踢腿跑、后踢腿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辅助性练习;主教材的学习局限性很强,我们可以安排课课练,对主教材的练习是一种弥补,例如,本节课是快速跑,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上肢力量练习;当主教材的学习运动负荷很小,课的密度不够,我们这个时候可以安排活动量比较大的课课练,增大课的运动强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课练的内容可以是奖励性内容,做学生喜欢的项目,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终身的体育意识等等.
课课练的内容可以和学校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有目的,以练促赛。可以和体育大课间结合起来,提高体育大课间的活动质量。可以和中考项目结合起来,为中考做准备。可以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应该说,课课练的灵活性很好,教师处理好课课练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有句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课练”同样也需制定计划,尤其是单元计划,一个主教材的学习分好几节课学习,针对每节新的教学内容应该安排切实可行的练习内容,不可以千篇一律,那样课课练就是一种形式,学生肯定会厌倦。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引用)这方面进行设置课课练,对主教材的学习是一种帮助。总之,必须有计划,切忌随心所欲。
课课练的时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开始部分可以有课课练,准备部分可以有课课练,基本部分可以有课课练,结束部分也可以有课课练,这样看教学的主教材的内容和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都可以随时穿插课课练的内容。
陈历志
课课练的内容应该包括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与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我觉得可以分为两部分:1、准备活动的课课练,如慢跑、热身等活动;2、增强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如在课中安排力量素质的练习——俯卧撑。
课课练的时机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依据我自己理解的分类,准备部分自然安排在课的前部分,而增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应该安排在教学的基本部分的结束部分。同时应该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相关性,根据本次课的运动技术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素质练习
课课练的内容应该包括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与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我觉得可以分为两部分:1、准备活动的课课练,如慢跑、热身等活动;2、增强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如在课中安排力量素质的练习——俯卧撑。
课课练的时机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依据我自己理解的分类,准备部分自然安排在课的前部分,而增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应该安排在教学的基本部分的结束部分。同时应该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相关性,根据本次课的运动技术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素质练习
课课练的时机: 队列队形一般在课的准备部分;各项身体素质能力一般在课的准备部分或者基本部分辅助性练习部分;放松整理运动在课的结束部分.
课课练的内容:队列队形、各项身体素质练习、放松整理运动 课课练的形式:从组织形式可分单一式和混合式;从课的位置看可分基本式和辅助式;从课上学生的主动性可分开放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练式; |
竹报平安
课课练的内容:泛指身体素质基本练习等,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也可以指一些专门性练习:如队列练习、球性练习等
课课练的时机:时机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都可以进行,一般来说在准备部分安排的比较少,一般都是和专项准备活动相结合,密度和强度不宜过大。大多数都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后半段进行,强度根据前面教学负荷的大小而调整。
课课练的形式:可以是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如:高抬腿练习、原地纵跳、俯卧撑、加速跑等。也可以和技能技巧练习相结合,如:双杠的支撑摆动、单杠的直臂悬垂、篮球的1分钟跳投、排球的连续扣球等
实施课课练的注意事项:
1、 内容的安排:应该和主教材内容相结合,在短时间内,练习内容上尽量不一样。安排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全面性,不能过分加重某一部位的负担。如:主教材是排球传垫球,主要都是手臂练习,在课课练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安排下肢练习内容,以求平衡和全面发展。
2、 负荷的大小:负荷的大小也应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如果本节课练习密度和强度已经很大了,课课练的负荷安排就不宜太大,避免学生过渡疲劳,相反,学生参与练习的负荷不大,这时在课课练中就要弥补强度不够的不足,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有适度疲劳感,以求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3、 课课练的形式:力求课课练的形式多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同一种素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赛中、在玩耍中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如:发展上肢力量,可以采用:俯卧撑、立卧撑、斜身引体、推小车、抛接实心球、双杠屈臂撑、引体向上、哑铃操等等。在课课练的时候还可以配有音乐,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
4、 课课练的器材:应该尽量简单化,要和教学内容中的器材相结合,做到“一物多用”,要尽量开发器材的功能,不能就课课练而要搬运大量器材,那样会耗时耗力。最好是利用学校天然体育资源,学生自身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课课练活动。
徐晓东
“课课练”的内容应该选择需要学生长期坚持练习的项目,并且考虑“课课练”的坚持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例如我市开展的素质课课练、队列课课练等,
其中:队列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身体的活动与内容。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站立、行走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整齐一致、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因此需要常抓不懈。
另外,可以加上一些课堂常规的课课练.如:听见哨音做到:面向老师、立正站好等。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课堂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课堂上排除各种干扰,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做好各种准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课课练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根据课堂内容应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荣燕光
课课练本身就是一种重复性练习,如果按上述做法去进行练习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刻苦锻炼的习惯。同时,要改进教法,如身体素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竞赛、场地器材等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例如:做蛙跳练习,可以利用接力游戏或者利用器材连续跳小体操垫等。俯卧撑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每两个人相对做(互相监督),教师数数,两人比一比看谁做得多,如果做不动的同学就可以起来,最后再看谁是班级的臂力冠军。这样以来即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同学都吃的饱,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队列练习的课课练总的原则是让学生加强课堂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师统一组织集体练习的形式。但是实践证明时间长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时为了发挥小组长在教学中的作用,便于队列队形的调换,采用在小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练习,然后再小组之间来个大比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在练习正步走时播放天安门升旗班的正步走录音,学生根据正步走的音乐步点进行练习。队列练习根据体育课教学的流程,可以利用队列队形变化大大缩短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进而使课更加的流畅。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的组织队形的调整上,学生由四路纵队调整成一个圆形,可以充分利用行进间踏步让学生在排头带领下依次有序走成圆形的队形。也可以通过图示——队形变化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根据要求进行研讨练习,让学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
“课课练”的内容应该选择需要学生长期坚持练习的项目,并且考虑“课课练”的坚持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例如我市开展的素质课课练、队列课课练等,
其中:队列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身体的活动与内容。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站立、行走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整齐一致、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因此需要常抓不懈。
另外,可以加上一些课堂常规的课课练.如:听见哨音做到:面向老师、立正站好等。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课堂常规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课堂上排除各种干扰,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做好各种准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课课练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根据课堂内容应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荣燕光
课课练本身就是一种重复性练习,如果按上述做法去进行练习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刻苦锻炼的习惯。同时,要改进教法,如身体素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竞赛、场地器材等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例如:做蛙跳练习,可以利用接力游戏或者利用器材连续跳小体操垫等。俯卧撑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每两个人相对做(互相监督),教师数数,两人比一比看谁做得多,如果做不动的同学就可以起来,最后再看谁是班级的臂力冠军。这样以来即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同学都吃的饱,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队列练习的课课练总的原则是让学生加强课堂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因此在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教师统一组织集体练习的形式。但是实践证明时间长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时为了发挥小组长在教学中的作用,便于队列队形的调换,采用在小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练习,然后再小组之间来个大比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在练习正步走时播放天安门升旗班的正步走录音,学生根据正步走的音乐步点进行练习。队列练习根据体育课教学的流程,可以利用队列队形变化大大缩短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进而使课更加的流畅。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的组织队形的调整上,学生由四路纵队调整成一个圆形,可以充分利用行进间踏步让学生在排头带领下依次有序走成圆形的队形。也可以通过图示——队形变化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根据要求进行研讨练习,让学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
君子兰
“课课练”教材应有的特点:
(1) 应有相当数量较简单的动作,易于学生掌握。尤其在场地小、器材少的情况下,此法时间短、收效大、效果好。
(2) 应为较好地完成新课程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 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较差时,这方面的训练只要常抓不懈,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应为促进和推动《国家体质监测》奠定基础。教学中,可根据《国家体质监测》中所测内容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找出学生较弱的项目,抓住“课课练”这个有利时机,重点训练学生较差的项目,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效保证学生体育成绩的达标。
(5) 注重弥补体育课中某些教材运动量和密度的不足。教学中有些项目的教材,难度系数高技术动作要求较高,加上学校有限的器材,教师在学生技术达标与运动密度之间无法兼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课练”这个教材,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相应的素质。
于文忠
1.课课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比如,原地的三面转法变成反口令练习;快快集合与老狼老狼几点了相结合;变速跑与超越游戏相结合等等。任何的内容只要与游戏相结合,就会多出一份趣味性,从而更容易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课课练与奖励处罚相结合。有时候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当胜利的小队应该做什么练习,失败的小队可以做什么练习,这样课课与的内容与其胜几相结合,学生练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3.课课练内容与单元教学相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郑振超
由于课课练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每节课都这样安排,学生肯定会很反感,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队列队形练习每节课都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有时我带队进行队形变换练习和跑步练习,有时军体带队进行练习,在军体带队进行练习时,可适当进行奖惩制度。在“课课练”内容搭配情况、是根据主教材的内容进行搭配,可能是与教材的内容互补的练习,或者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如:在主教材为武术课身体素质练习时放在课的前半部分。用角力运动中的撞拐游戏,这样既能锻炼他们下肢的力量,又能培养他们团结拼搏、勇敢等品质。
“课课练”在内容上和练习量上必须考虑与体育教学的配合,一般以补充教学的形式为好;如果主教材是下肢力量为主的,可适当安排上肢力量的游戏,如推小车等。再是在练习的内容上要避免枯燥,要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包括各种组合性练习、小比赛和专项性素质游戏,以增强学生对“课课练”的兴趣
阳光精灵
我把“课课练”定为快乐5分钟!给学生安排内容,由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或游戏!
许德强
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课练的有效手段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课练,就,要注意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注意组织的科学性,并强调安全性和纪律性。
教学中先要想学生讲明课课练的意义,让学生明确课课练的作用及实效性。从思想上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练习中,应注意“课课练”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同样的练习内容,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其乐于参与。如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在儿歌的节奏下踏步;中年级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法设定一个情境,使学生们不觉中融入到队列其中;高年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学生的身份,下到排中让学生指挥自己,也可以蹲下来参加他们的讨论,通过练习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课课练”内容与主教材的搭配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进行课课练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为主教材的掌握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譬如:在进行“投掷实心球”这一内容时,我就把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作为本单元的课课练内容,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上肢力量,为主教材投掷实心球打下基础。
课课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强化课堂纪律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保障。课课练如果长期采用千篇一律的固定形式,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会影响整个体育教学质量。比如在前年进行体育大课间的时候,我们学校推出了“高抬臂高抬腿走”这一带队形式,我用了3个周的时间强调这一方面的内容,安排在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选择有节奏有激情的音乐,开始几节课采用集体练习和小组练习的方法,采用分解——完整的练习方法,强调动作的到位情况学生自己监督自己,不单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还提高了课堂效率;后几节课集体练习后分组进行比赛,见习学生做裁判,大家共同监督,不单强调个人的动作到位,更强调团队的配合,节奏是不是统一,直角转弯是否完成,口号是否响亮有力。
吕忠伟
课课练时间不宜过长,以不影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为主,过长,可能导致主教材内容不能完成,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姜建明
课课练的搭配:1、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的特点,安排适当的素质练习。2、根据季节的特点安排不同的素质练习,天气寒冷可以安排活动量大的耐力、力量素质的练习;天气温暖可以安排活动量相对较大的灵敏、速度素质练习,天气炎热可以安排活动量比较小的柔韧、灵敏素质练习。队列的课课练,冷天多进行行进间练习,热天多进行原地的练习。3、素质练习的安排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的原则。4、依据学生素质发展敏感期来科学安排素质练习。 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练习强度和密度。
1、变换练习的形式。
2、把素质练习融合到小游戏、小比赛、创编的情境中进行。
3、利用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提示进行练习。
4、运用体育器材或自制器材进行练习。
刘进松
体育课课练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课课练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各种形式来进行,最好能够结合自己教学的情节设计来进行,要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某项或某几项身体素质的练习。
素质课课练选择的时机尤为重要,并且要同时考虑到本课内容安排,做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素质课课练应该安排在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完,放松练习之前。此时,学生的身体各项指标通过主要内容的教学得到提升,适应于素质练习,可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孩子们好奇、好动、好竞争,好表现心理特点去调动他们,将素质练习安排在各种小游戏、小比赛当中,全员的、分组的练习频繁使用,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沙坤波
课课练应灵活多变,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进行这可教学时,我发现操场上足球门的高度挺好,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弹跳力的素质练习的传统方式进行了改变,按学生的素质进行了体能分组即:弹跳力好的争取双手够到足球门的横梁上沿或直接挂到球门上;素质一般的争取双手够到足球门的横梁下沿;素质差的争取单手够到即可。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姜志航
“课课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的过于固定,形式过于死板肯定是不为学生所认可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形式上多样化,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进行“课课练”的内容时,将几种形式穿插运用。
1、采用统一口令指挥,例如在进行单个素质练习时。
2、组织男女生进行比赛,例如在途中跑练习时,将男生的起点后移一定距离,给男生一个追赶的动力,以促进学生在“你追我赶”的快乐中得到锻炼。
3、“课课练”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因此有时在练习中我会挑选出练习很好的,身体素质很棒的同学转换角色,从旁帮助我进行辅导,同时也促进其余同学努力练习,争当小老师。
刘辉利
课课练活动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就要严格根据内容,制定科学严谨的组织措施,坚决杜绝放羊式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陈明建
在小学中年级以上班级,可以将课课练习的菜单发到班上,按照单元、周次和比赛情况进行安排
王明亮
课课练不一定是每课都空出几分钟来特意加强一下身体素质练习,而是每堂课都有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而这些身体素质的练习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来达到特地的目的。在时机选择上尽量选择学生情绪高、兴奋性强的时候,适时把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布置下去,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最好能针对练习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下练习目的,让学生有的放矢,而且这种有的放矢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