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理论学习>>10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10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10月理论学习(贺小藕)
发布时间:2015-01-18   点击:   来源:   作者:贺小藕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学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所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教师大多积极尝试着“探索”、“讨论”等形式教学手段,以优化课堂结构。但是往往效果不是很好,不是这些方法不好,而是教师在操作时往往在细节方面做的不到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优化课堂结构更需要教学细节的优化。
一、导入的优化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小学生对新奇的讲解,特别感兴趣,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就要不断更新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开始我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咱们倒过来让你们考老师,好吗?你们可以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可以考老师,同学们可高兴啦,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教师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教师的答案无误,这样他们由怀疑到信服。这时引入新课,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二、随堂练习的优化
1.随堂练习灵活性优化
如在教学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求商的课堂练习时,我设计如下的练习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忆,其记忆的效果往往比强记省劲。
①对口令。即把45句乘法口诀的每句口诀只写出前一部分,做好标签。将全班学生面对面分成两行,每人抽一签,一个说,对面一人答。
②转圆盘。用硬纸做两个同心圆。在内、外圆上分别写上1-9各个数,转动一个圆,使里外两个数对齐,说出每两个数乘得的积。每转动一个格,算出9个数。
③猜卡片。活动前先写好卡片。如72、45、24、56、36…,每位学生抽一张后,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和几相乘的积。
④夺红旗。教师先写出算式,按组接力写积,看哪组先算完就夺得了红旗。
以上的游戏性练习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作业中解放出来。
2.随堂练习的反馈优化
如学生随堂练习,我当堂订正反馈练习作业,学生希望得到正确答案的欲望最为迫切,希望获得好成绩的信心最足,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处于最佳状态。这样的“堂堂清”,既可减轻学生抄写作业的负担,又可使教师把花费大量批改作业的时间用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可以采用“集体反馈订正”和“个别面批辅导”等做法相结合。
3.随堂练习策略的优化
主要把握几个要点:要精、要抓住重点、要及时针对新知识练习、要结合相关知识、相近知识、易混知识练习。
三、课堂总结的优化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一些数学老师在教学结束时往往只是对本节课总结一下,布置一些作业而已。我发现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也可以进行有趣的设计,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郑州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课堂教学细节优化重要目标是改善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逐步将“教学设计”转向“教学优化”,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