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3、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2+40+7= 20+50+30= 15+40+3=
60-40-15= 16+5+10= 10+8-13=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1)出示主题图,出示例2。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描述理解:你看到了什么?先请个人说,再同桌两个互相说,从而在说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3)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
(4)师:你会列式吗?
生:38+42-33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指名小组汇报板演。
师:请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一些?当然可以选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从中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领悟和体会百以内加减混合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最简思想)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及时鼓励学生用简便的竖式算出结果,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的?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对两个竖式和只写一个竖式两种形式进行比较。指出: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数。
2、小结提升:
师:短短的时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的例题,建议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
3、试一试:
出示60-38+40=
师:请用自己喜欢方法计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用简便写法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巡视检查,并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能口算的怎么办?22+40=62能口算就不要竖式计算。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
4、课题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你觉得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混合。1看清符号2计算细心3不要忘记横式的得数4能口算要口算。出示口诀:加减混合运算时,认真细心不可少,看清符号后计算,能口算的要口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完成在书上并校对。
让学生明白题意: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提问: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问什么可以用口算?
学生口算并在方框里填写得数,然后校对。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内容。在加减混合里遇到能口算的,就可以直接用口算,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2、想想做做第1题,完成在自备本上。
3、课后:完成书上第4页第3、4、5题。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