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和关注“细节”
要处理好教学细节,就必须做到对教学细节充分预设。可以说,预设“细节”是影响细节优化最大的因素,预设“细节”也是细节优化的前提。
(1)细致备教材,让教学过程更科学。很多教师备课,只做到对教学内容和进行过程大致有数,自以为走进课堂能发挥自如,但效果往往都不理想。也许毛病就出在一个问题提得不好,没有用学生听得懂的话去提问;也许出在某个教学程序掉到了,费了很大周折;也许是重点、难点没把握住,把宝贵时间都浪费在细枝末节上了。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必须做到细致备课,从细节中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常规的最佳组合。
(2)充分备学生,设想好多种预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学生在课堂各环节的表现充分预设,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拿出相应的对策。
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关注与正确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外,还应关注课堂中的种种细节,这样才会在课堂中左右逢源,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1)要擅于捕捉教学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2)要擅于把握教学细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经验不足的老师可能会手忙脚乱,仓促处置而留下不少遗憾。而敏感和富有实践智慧的老师会抓住这种机会,变偶发事件为教学良机。
(3)要擅于完善教学细节。首先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细节锦上添花。譬如我校的体育老师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体育练习中,当完成动作较好或取得优异成绩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教育时机,及时给予肯定的赞美语言,激发学生不断地进步。其次是运用委婉性评价,让细节绽放光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4)要擅于创造教学细节。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把握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这种创新不仅发生在教学设计的环节,而且发生在教学实施的环节,发生在教学现场,发生在师生互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