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研究动态>>研究课教案>>1月研究教案(冯菲菲)
1月研究教案(冯菲菲)
1月研究教案(冯菲菲)
发布时间:2015-01-20   点击:   来源:   作者:冯菲菲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
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着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没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吧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吧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五、全课总结

反思:《认识几分之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试教之后,顿感教材简单而寓意精深,立足生活,而视野博大,它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

一、激情导趣,诱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教师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好奇心,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诱发学生产生主动想解决问题的心理。

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让学生动手折纸,不只是对1/4认识的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在辨认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分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辨认。

在巩固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做中得中,教师安排了“小小邮递员”和“在城堡中找几分之一”的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了游戏,也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认识了几分之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