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在教学例1“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例2“订阅下面杂志,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后,我均安排了审题的环节,例1问“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例2问“你是怎样理解‘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的?”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明确例1是要找出长方形所有不同的围法。例2是要找出订阅1种或2种或3种杂志的所有不同的订法。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把每种答案都找出来,就需要一一列举。
2、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找突破口以弄清列举的内容。
出示例2后问“想想‘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是什么意思?”既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也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确要找出所有不同的订法,必须知道订阅1种,订阅2种,订阅3种杂志各有几种不同的订法。
2、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找突破口以弄清列举的内容。
出示例2后问“想想‘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是什么意思?”既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也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确要找出所有不同的订法,必须知道订阅1种,订阅2种,订阅3种杂志各有几种不同的订法。
汪老师从这几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技能层面的教学,需要让学生正确地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第二个层次,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分别能画多少条?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让学生对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平行线”有一个初步直观的认识。第三个层次,上一题,画出两条平行线,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另一条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下一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过这一点任意画直线,可以画无数条,在这无数条直线当中,却只有一条平行于已知直线,其他无数条直线和已知直线都是相交关系。学生对于“平行”这一特殊的位置关系能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