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4-11-03
点击:
来源:
作者:蔡伯英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三(上)第36—38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作业正确率达85%以上。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经历探索、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能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直观、感性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能根据具体实物判断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引导孩子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是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三是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复习引新。(2分钟左右)
1.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说说它们叫什么名称。
2.在情境图中找一找,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3.明确课题,认定目标。
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5分钟左右。)
(一)导学单:(时间:3分钟。)
1.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说说它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2.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
3.把自己的发现和小组中的同学说说。
(二)全班交流。
1.填空:长方形有( )条边,( )个角,这几个角都是( )角。
2.交流:说说这4条边有什么特点?
预设:有两组对边,对边相等。
展示验证方法。
3.明确: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
交流: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
(三)学习正方形的特点。
1.回忆,刚才我们是怎样认识长方形的特征的?
预设:用了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既看了边的特点,也看了角的特点。
2.接下来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认识正方形的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
3.全班交流:
(1)填空:正方形有( )条边,都( );( )个角都是( )角。
展示验证的方法。
(2)明确: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四)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
2.观察老师出示的长方形。说说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观察图形的变化,体会:当把长方形的长缩短,变成和宽一样长时,它就成了正方形了。
三、练习。(13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第2、3、4题。
【综合练习】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36页。
五、家作。
1.《课课练》第28、29页。
→大屏幕出示孩子已经认识过的图形,让他们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出示情境图,引导孩子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揭示课题,口述目标。
→出示导学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指明口答。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适时讲解什么是对边。交流展示对边相等的证明方法。
说明: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方法迁移,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正方形的特点。
指明口答,根据回答板书,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验证。
说明: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组织交流。
大屏幕出示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电脑演示:长渐渐变短,直至变得和宽一样长。
第2题:组织展示。数3题:重点说说为什么?第4题:直接校对结果。
第5题:指一指长是哪一条,宽是哪一条,先估计,再量一量。第6题:说说画的方法。
收集错例,集体校对讲评。
【教后反思】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