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贺老师执教的一节《平移和旋转》,我觉得这节课有几个亮点: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平移和旋转》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创设情境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如自动门,电风扇,跑在公路上的汽车,时钟的指针等。由于是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让学生分一分,自然分出了这两种现象,学生分出自动门跑在公路上汽车为一类(属于平移);风扇,风车,时钟的指针为类(属旋转),使学生弄明白了: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不能改变方向)而运动;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而运动,接着教师利用小乌图(有方格)利用小乌方格图进一步研究了平移的距离。这样既能使课堂结构清爽,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二,强调“做中学”,充分体验这两种变化现象。
教师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如:利用小房图做平移通过移一移,数一数,画一画,找到确定平移距离的策略,充分感悟平移的本质。在做中学,动手,动口促进技能的生成;在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图形在方格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平移)几格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先让学生人人通过数一数,移一移,研究小乌向左平移的距离,再让学生数一数,得出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以及确定方法,有的是看整只小乌数,有的是看格子数,有的是看某一条边数,还有的发现了看某点(对应点)数一数,教师适时归纳出每一个特征点,让学生感悟出平移的本质,并找出了确定平移距离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