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题研讨活动评价(汪娇美)
蒋老师在教学中,从“棉线由弯变直”的操作活动引入,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线段的第一个特点:直。说明“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引出线段的第二个特点:有两个端点。学生指一指用手拉着棉线时,两手所在的位置就是连个端点。将线水平拉直,垂直拉直,斜着拉直,启发学生认识到:只要满足以上两个特点,无论什么方向都是线段。本节课,她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第一层次,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通过找线段、折线段的活动,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第三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通过让学生数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活动引导生进行数学思考,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