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份研究小结(薛仁良)
注重教学细节,其实质是精致教学流程,突出教学重点,突显教学亮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绽放个性魅力。因此,于细微处见功夫,不仅是名师成功的秘诀,也是当下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秘诀。
有位教师执教“鸡兔同笼”,例题是这样的:“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与兔各有几只?”在汇报解法时,有个学生提出可用画图法解决。只见他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讲解:画8个圆,表示有8只鸡和兔。用竖线表示脚,每个圆下面画两条竖线就有二八十六,16只脚。少了10只,再在圆下添画两只脚,只要添5只就够了。所以是5只兔,3只鸡。”多妙的想法,我不禁为这个学生鼓掌,我期待着老师的表现。可是等这个学生一讲完,她就让他回到座位上去了。多让人遗憾!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讲,假设法较抽象、难理解,而这种画图法其实是假设法直观形象的演示,如果教师抓住这个生成的资源,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假设法,那学生对假设法的理解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假设法。提出画图法的学生也会为自己的发现而自豪、鼓舞从而爱上数学。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教材知识灌输、轻学生生成资源开发运用的状况。许多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较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这使得“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