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师《平移与旋转》这节课,我受益匪浅。贺老师的这节课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这些概念用文字概括告诉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直接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学生在认识平移与旋转之后,贺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门、风扇、窗、飞机螺旋桨、时钟等这些物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在这些学习中,不仅强化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感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会。
孩子对平移和旋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很难。于是贺老师就让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出平移、旋转,让学生在比划中感知平移与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旋转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平移旋转的本质特征:运动前后不变形了解不多。本节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出示了窗户的平移和窗帘的打开,让孩子观察这两种运动方式有上面不同。孩子发现:窗户平移是整块窗户都移过来的,平移前后形状不变的,而窗帘的运动前后发生了变化,所以拉窗帘,整块窗帘布的运动不是平移。
学生还认为没有旋转满一周的运动不是旋转,比如:门。贺老师就在课堂中进行现场操作,让孩子自己观察讨论,总结出只要绕着一个点旋转或者绕着一根轴转,它就是旋转。
从贺老师的课中,我明白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感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