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5~96页例1~例3,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能正确画圆;初步利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揭题:(圆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图形。下面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美吗?圆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
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呢?(板书:曲线图形)
师:那么你能利用你身边的工具画一个圆吗?(让学生画圆)能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吗?
二、 动手操作、认识各部分名称。
1、 画圆
刚刚有同学是用圆规画圆的,那你能来教教大家怎么使用圆规画圆吗?(说注意点,在展示台上展示)
介绍画圆的方法: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那我们根据他刚刚所说的要求一起来画一个更完美的圆吧!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并投影展示。
2、观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一样,各部分也有它的名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吧。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找出圆心,画一条半径,一条直径。(注意演示可以画很多条)板书(圆心:O,半径:r,直径:d)
学生在自已的圆中找出圆心,画一条半径,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投影展示)。
三、合作探究,学习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讨论题:
(1)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追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这里可以指出: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为什么要有“在同一个圆里”这个条件呢?如果没有行不行呢?(出示图)
(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在同一个圆里”这个条件重要吗?
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指出:圆的对称轴其实就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四、 实践运用,反馈内化。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画法,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课件展示)
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小。(这个该怎么比较呢?)
④画直径是6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2、数学书P94的练一练第1题。
指出为什么那些线段不是直径或半径呢?
3、P95练习十八的第2题。
先出示第1小题,问:你准备怎么来画呢?请学生说一说,再动手画。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画法。
如果再让你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你还会画吗?该怎么画呢?让学生说说,再动手画。
五、总结,拓展应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知识,认识了圆,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并且学会了使用圆规来画圆,如果我要到操场上画一个圆,你认为还可以用圆规来画吗?所以圆规不是唯一可以画圆的工具。如果我们要到操场上画一个圆,你可以自己利用圆的一些知识来完成或者可以请教一下体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