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
1、什么是线段?线段的两个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线段可以用 表示。
3、如何用直尺画线段?①将线段的左端点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画一小竖线表示左端点。
②沿着直尺的方向画横线,在要画的线段长度的刻度处停止。
③在横线的终点画上一小竖线,表示线段的右端点。
4、发现身边的线段。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5、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教学中,蒋老师从“棉线由弯变直”的操作活动引入,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线段的第一个特点:直。
说明“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引出线段的第二个特点:有两个端点。
学生指一指用手拉着棉线时,两手所在的位置就是连个端点。 将线水平拉直,垂直拉直,斜着拉直,启发学生认识到:只要满足以上两个特点,无论什么方向都是线段。 我们身边有哪些线段?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是线段。(规范说法:物体的边) 长方形对折,折痕是线段。(体验线段的形成过程)提出:你能折出比这条折痕长的、短的吗?(动手操作) 线段的表示方法:两端的小竖线表示端点。 用直尺画线段。 连接两点画线段。(三点、四点)
反思:
1、导入部分是让学生来猜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抓进课堂里。然后拿出棉线,让学生把棉线变直。这里学生还是很乐意的。但在用手捏着棉线的两端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问题不明确,学生之前没有线段的知识基础,不知是端点。
2、连接两点画线段时,“· · ”有学生提出加小竖线,这是错误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线段,不是都用小竖线代表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