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课课练”怎么练? 06-26
学期研究计划 04-01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04-01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 02-25
研究计划 01-08
各种运球 01-08
原地肩上单手投篮 01-08
研究小结 01-08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课课练”活动水平的研究>>研究小结>> 研究小结
研究小结
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15-02-02   点击:   来源:   作者:蒋敏

健美操课程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回头一看,这个学期,

对于健美操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开学初制定了教学试行方

案,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在本学期健美操教学工作中,

依据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

《我校健美操教学试行方案》

制定学期计划、

课时计划进行教学,

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

运动常

识、运动保健知识,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总结本阶段

,

得出以下几点

 

1

.健美操训练制度方面

 

正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在参考多种制度的情况下制定

出了严格的训练制度,

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必须准时到场,

不迟到、

不早退。无故不请假,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着装整洁等。

 

2

.训练方面

 

本阶段主要以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身体姿态训练为主,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

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

为了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健美操在培养

全面发展人才中的综合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通过思维

和练习掌握健美操基本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促进身

心协调的教学活动,

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过程中,

对学生进

行品德教育,

增强组织纪律性,

培养学生的勇敢、

顽强的进取精

神,让健美操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

健美操课程教学阶段性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回头一看,这个学期,

对于健美操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开学初制定了教学试行方

案,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在本学期健美操教学工作中,

依据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

《我校健美操教学试行方案》

制定学期计划、

课时计划进行教学,

使学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

运动常

识、运动保健知识,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总结本阶段

,

得出以下几点

 

1

.健美操训练制度方面

 

正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在参考多种制度的情况下制定

出了严格的训练制度,

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必须准时到场,

不迟到、

不早退。无故不请假,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着装整洁等。

 

2

.训练方面

 

本阶段主要以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身体姿态训练为主,

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

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

为了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健美操在培养

全面发展人才中的综合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通过思维

和练习掌握健美操基本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促进身

心协调的教学活动,

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过程中,

对学生进

行品德教育,

增强组织纪律性,

培养学生的勇敢、

顽强的进取精

神,让健美操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

 

本阶段研究小结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学生肢体协调性差的情况,通过健美操的训练矫正学生肢体和身体上的不协调动作。对学校中的3名肢体协调性比较差的儿童进行诊断,并由此确定其肢体协调程度,确定基本训练内容,制定相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二、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体育训练中的健美操是很好的促进学生协调的训练方法,在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开发上有着很大关系。有的孩子智力不但落后,还伴有身体上的残疾但是经过训练,都是能够提高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配合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在体育教学上进行系统的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尚还未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模,有的也只是做了些粗浅的调查
  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肢体协调性的训练是在练习中逐渐熟练的过程,由于儿童长期的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因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在我们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如:开展健美操比赛和小型对抗赛,会操表演,等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