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学适应学生,成为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对于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读指导前“放谈收获”、“质疑问难” 等方式使教师了解学生通过自学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从而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已知部分,就可以不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和创新热情,更多地保护和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多地激励和挖掘孩子创新的潜质,这样的教育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