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内容,使经验结构化
学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时候只是一些懵懂的、零散的、片段式的感受,教学中要吃透教材,通过一个个有联结的体验活动,使数学活动经验逐步结构化。
1.经验积累要“循序渐进”。
教师要研究数学教材的前后联系,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经验,找准切入点,把握好活动的连续性,循序渐进。
例如,认识千米,一般先让学生明确计量很长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接着通过不同的活动感知、体验1千米有多长。因为1千米太长,没有办法直观看到具体长度,所以采用熟悉物体的长度,通过计算的方式,想象1千米有多长。而在随后的认识吨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间接体验的方式,积累学习较大计量单位的方法经验。
2.经验积累要“反复提升”。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感悟才能形成,希望一步到位获得数学经验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原初经验的再生、再认,进而形成对这些经验的概括、提升,在多次调用、反思后才能内化为经验图式。
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中“转化”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经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反复提升,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这一经验。
数的转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
形的转化:面积公式推导,体积公式推导……
量的转化:名数改写,数量关系的转化……
只有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积累足够的数学的原初经验,当原初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形成自身的感悟,获得数学经验,并不自觉地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数学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