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总结(汪娇美)
一、捕捉细节的能力
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最大的一个能力,就是他有一双聪颖的眼睛,一对敏锐的耳朵,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捕捉。哪些课堂细节发生的瞬间,都能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去捕捉,不让它们从眼皮底下溜走。本书里的每一个经典案例,都反映出名师高超的捕捉细节能力。
比如细节84例子中,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中,非常注意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抓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学生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一个紧抓一个。“好,尊重你们的意见,再研究一个问题。”“小明身高135厘米,小河的平均水深为110厘米,他在河里嘻水会不会有危险?”等等,针对课堂的变化,抓住细节,完成对生活情境的辨析。
正是这种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才使得课堂更为精彩。所以,我们必须在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分析细节的能力
名师对于捕捉到的细节能及时加以有效的分析、梳理和归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细节,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细节。因此,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兴趣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
例如本书的细节71,特级教师林良富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就充分捕捉课堂细节,分析课堂细节,对课堂进行了智慧拓展。他对于学生的字母表示数概念混淆问题,由表及里的悄然渗入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对于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不深时,由内而外的尽心视角转向,及时将课堂从枯燥的纯理论讲解跳出,将生活的许多实际问题加入进去,让学生有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三、处理细节的能力
我们每节课都在处理细节中完成。但是,怎么处理好细节呢?什么时候要用什么办法?时及时处理,还是延时处理?是当场处理还是异地处理?看了此书后,我对于了上述问题,都有了许多启发。
本书中的例23中,特级教师卫建玫在《长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导入中,“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袋,里面有很多的物体”刚组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但是卫老师不慌不忙,用“不错,摸得还真快,感觉还真灵”,“你能不能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吗?”等各种语言进行处理,基本上解决了课前预料之外的情况。处理好了活动与快乐、活动与观察、活动与思维、活动与评价等各种关系,将这个细节处理得比较完善。
正是名师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入手,巧妙地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让课堂有了更加精彩。
四、应变细节的能力
名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应变能力。面对千千万万瞬间而逝的细节变化,教师随之变化,以最好的策略,最妙的结果,处理细节问题,使细节更加完美,使课堂更加完美。
在本书细节60例子中,特级教师徐斌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可谓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大气洒脱,有招无痕。”本课中,预设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最难读”,而课堂上学生却出现了“数字中没有0的最难读”,“因为要读好长时间”。徐老师遇到这个细节,没有把预设的思路强加给学生,而是肯定了学生的读数体验。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体验各种数的读法。正是这种耐心和智慧,才使得这个细节处理得有理,有趣,有效。
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地判断,及时调整,就能使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