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活动是虞老师上的《角的初步认识》和闻老师上的《圆的初步认识》两堂精彩的数学课课,听下来觉得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首先虞老师上的《角的初步认识》和上次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1、找角。虞老师利用旧知,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出示三角形,去掉一条边,从中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最后,又让学生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这一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2、摸角。虞老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充分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感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突出角的本质属性。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
3、玩角。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虞老师充分利用教具——活动角,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比一比,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而难点得以突破。
总之,这节课虞老师通过找角、摸角、认角、画角、比角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生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然后是闻老师上的《圆的初步认识》
1.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先复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使学生明确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想象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突出圆与其他图形本质的区别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教师课堂教学的层次结构还是比较清晰,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接着用圆形的实物画出圆形,通过折纸的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画圆的过程能够进行很好的示范,让学生明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在练习画圆时,能够做到巡视指导,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4.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圆时,能够有效地说明圆的大小由圆的半径决定,圆心的位置决定所画圆的位置。用借住实物展示台演示学生的各种画圆的姿势,找出不足,引导学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