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由王红霞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求两数的相差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和薛仁良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解比例》。听了薛老师《解比例》的教学,感受颇深,特别是为新知的教学巧做铺垫,过渡自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开始时,老师组织学生复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比例改写成等积式,这些练习与新知的学习有着密切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其次巧妙引入新知。在复习环节,设计了把8:25=40:X改写成等积式,既复习了解方程的方法,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解比例与解方程的联系。葛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学习的重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例解比例与解方程的不同。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在学生探究了解比例的方法之后,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注重学法指导和渗透。第四,练习设计有层次。从解比例到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应用。
王老师的这节课既是学习,又是游戏。从新课开始的比身高,比重量两则饶有趣味的活动,到新课部分,老师设计了抓、比、摆、算等活动,让一年级孩子的学习节奏得到调节,而这轻松的过程中,学生又体验了以往“比多比少”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最后的巩固练习,用活、用足教材中的习题。虽然各题都是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但教师细腻而又富有变化的设计处理,避免了各题简单的机械重复,同中有异,由易到难,梯度发展。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通过鲜活数据的统计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