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错误,生成精彩(四)
案例:《解方程》
我曾听过一节数学课,上课的是一位林老师,这位老师以三位学生对同一道题的三种错误解法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堂容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数学课,感触颇深。现摘录如下:课中老师捕捉到三道错题,并把它写在了黑板上:
a. 10-2X=8 b. 10-2X=8=2X=10-8=2X=1 c. 10-2X=8
8X=8 2X=10-8
X=1 2X=2
X=1
林老师问道:“这些错误你们可能都会犯,面对这些错误,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请了几个同学回答。生1:“丢脸,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生2:“我讨厌这些错误,不想犯这样的错误。”……显然同学们对这些错误表现出厌恶的情绪。
林老师接着问:“那你们觉得错在哪里?它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怎样才不犯这样的错误?”老师又请了几个同学回答。生3:“粗心。”生4:“它没有把2X看成一个整体。”生5:“方程不能用连等形式。”……一个个错误纷纷被同学们找出来。
对于错题的利用我们往往到此为止,但这位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林老师对这些错误的原因作了一番总结后,然后话锋一转:“那你们觉得这些错误里面有什么优点呢?”在错误中找优点,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兴致高涨,很多学生就迫不及待想回答,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他们都知道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学生说:“生b和生 c知道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优点一个个被找出来,我发现刚才出错的同学渐渐地落出了自信的笑容。老师我又请同学重新做一遍,我想现在该结束了吧,但林老师没有就此罢休,又问道:“现在你面对这些错误,你有什么感觉? ”生8:“现在我觉错误没什么讨厌的。”生9:“错了没关系,我们只要知道错在哪里,然后把它们改正过来,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林老师又不失时机对同学们做了一番教育:“象这些题目我们的同学有可能粗心错了,有可能没理解知识而出错,我们平时做题要细心,同时也要学会从错题中找到知识漏洞,避免下次再犯。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在错误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心得: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数学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并不是事先设计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其不意,我们在备课时很难预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才能使课堂“错误”不再“错误”,并成为教学知识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