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一、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5、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足球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吧。
(学习目标3)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戴帽子的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9人……)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并相机在情境图中用括线、问号等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图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1(图意: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6 + 4 = 4 + 6 =)
再问:你能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着重说一说是怎样算出6 + 4 = 10的,并强调可以根据6 + 4 = 10,直接写出4 + 6的结果)
出示问题2(图意: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多少人)。
提问:要算右边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10 - 6 =)
再问:怎样算出10减6等于几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加法算式想减法算式结果的方法)
出示问题3(图意: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多少人)。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并算出结果。
谈话:刚才有小朋友说,图中1个小朋友戴帽子,9个小朋友没戴帽子,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2. 教学“试一试”。
谈话: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吗?(拿出花片)老师这里有10个花片,每一张花片的正面都印着花的图案,背面都没有图案。像这样(边说边操作)把10个花片抛在讲台上,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学生猜可能出现的结果)
验证:想知道谁猜对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指名数花片)
提问:你能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出四道算式)
谈话: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学具中数出10个花片,抛一抛,看你抛出的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再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四道算式。
反馈各种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自己抛出的是5个正面朝上和5个背面朝上时,提问:你怎么只写出了两道算式?
谈话:根据抛花片的结果,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比较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板书)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还想做游戏吗?(动画演示:小老鼠出8,大象从卡片中找出2,小老鼠说算式:8 + 2 = 10,大象说算式:2 + 8 = 10)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任意出一张卡片,另一个小朋友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使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并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2. “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算得数。
3.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4. “想想做做”第4题。
先自由地说一说,填一填,再有顺序地说出可以填哪些算式。
5. “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设计
校内作业:见巩固与练习
1、4+6= 10-9= 7+3= 10-4=
10-3= 9+1= 10-2= 10-7=
5+5= 10-6= 10-5= 2+8=
2、用7、10和3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3、8+□=10 □+5=10 10-□=3 □-3=7 ( )+4=7+3
4、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