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生发言”中的细节
小学生受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原因的限制,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够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发言中的“错误”资源,并将其中的一些“错误”当作一种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那么“错误”也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并能生成精彩生动的课堂。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的《退位减法》时,一个学生把23-5算成了22。其它学生马上说:“不对!不对!”。这位教师没有简单地请学生坐下,而是很亲切地对他说:“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反应过来:“个位3-5不够减,我就直接反过来用5-3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师说:“反过来算有道理啊!”同学们有些奇怪,教师接着说:“瞧,5-3得2,说明3-5还欠2个,咱们从20里面还上欠的这2个,得18就对了!”在教师的解说下,学生们听明白了,答错的学生也不再那么不好意思,点点头坐下了。
这位教师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发言中的一个小错误,引申出一种新的算法,既保护了答错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其他学生了解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要捕捉课堂中的精彩细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还要有一对“聪耳”,认真听清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才能有效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达成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贺小藕 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