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案例 1.单元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使其能主动参与 到健美操的学练过程中。 (2)运动技能:初步了解健美操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步伐。能够按 照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协调、规范、优美地完成组合动作,为下单元的成套动作学习打好基 础。 (3)身体健康:发展柔韧、协调、力量、表现力等素质。 (4)心理健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及鉴 赏能力,形成自信、自尊、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5)社会适应: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和良好的纪律观念。 2.单元教学设计(见表 1) 二、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1. 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 首先,该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方式为“新课程五大目标”格式,但随着第九次课程标准的颁 布,笔者认为应调整为四个目标,即把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合二为一。其次,运动技能目标中 的关键词“掌握学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太笼统,表述不够明确,掌握与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应学习在先、掌握在后,同时,应明确学习什么?掌握哪些技术?因为这是单元教学目标,包 含了 8 课次的内容与目标。第三,建议身体健康改为“体能”目标,并明确表述健美操项目有关 的体能,如柔韧、协调、表现力等,而不要加上力量,虽然健美操项目也需要一些力量,但健 美操中的“力量”与力量素质是完全不同的。 2. 对单元教学计划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域名已经过期} (1)笔者认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是运动技能教学,虽然也需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但 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应该贯彻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节理论课来 讲授健美操的理论知识。 (2)从单元各课次的重难点安排来看,笔者认为各课次的重点与教材内容相互混淆了, 如第二节课的重点是“学习掌握好各种步伐”,这是内容,不是技术教学的重点;第三节课的重 点是“重新组合出一组动作,变一为二”也是内容,不是技术难点。 (3)在第三节课进行的基本步伐组合操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所教授的基本步伐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基本动作,但将这六种基本动作组合成一套基本步伐 操,未免显得过于单调与乏味,这里应适当再加上几种基本步伐,同时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转 体及其他衔接动作,将基本步伐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种变换,不至于让基本步伐操过 于枯燥。 (4)该单元教学设计者对教学主要策略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教学策略是指教法?学法? 练习法?没有明确的阐述,这说明我们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把教学方法的真实含义理解到位。笔 者认为教学方法应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教法与学法,教法直接指向教师的教授方法,学法指 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但以上是教育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含义,结合体育学科特点,笔者认 为还应在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练习法或练习步骤”,这样才比较符合体育教学的特 点。 (5)在进行了七节课的学习与练习后就开始让学生分小组自编自练未免有些牵强,达不 到一个理想的自编程度,笔者认为此时应该趁热打铁,继续教授学生一套新的完整套路,让学 生跟随欢快的音乐节奏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然后分小组进行技能展示,再进行小组间评价、 小组内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练习健美操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在展示的过程中要特别培 养一批“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