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七的乘法口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教材的特点,白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把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真正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在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吸纳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还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教师已经将学生数学思维的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 王老师这节课体现了一个目标,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给学生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自始至终坚持做到:
1、老师精神饱满,很有激情,枯燥的数学课被他上的有滋有味。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很乐意听这样的课。
2、从教材出发,结合生活情境,抓住了教学重点,过渡自然始终以学生为主 , 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也可从条件出发想问题,让学生促进会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3、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在黑板上边写边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表格不直接出示,后再出来,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表格是怎样来的,表格的内容是怎样设计的,信息是怎样整理到表格中的。有了教师这样“动态”的操作过程,学生的认识就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
4、注重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策略,让学生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积极参与的面很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