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研究动态>>研究课教案>>12月份研究课教案(蒋培华)
12月份研究课教案(蒋培华)
12月份研究课教案(蒋培华)
发布时间:2015-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培华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一、呈现例1,引入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就跟着小猴到果园去玩一玩?好吗?你们看,在收获在季节里,小猴每天帮妈妈摘桃子,而且,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强,可是在摘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它吗?请读一读。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很特别?什么意思呀?王老师可不太懂,谁能告诉我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分析:那到底是怎样的?我还是不太懂。你可以举例吗?你的意思是第2天比第1天多5,第3天比第2天……
启发:刚才从同学们的表达中,我已经明白了你们是怎么想的,按你们的想法,我们就能求出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第3天……,甚至是第5天……
提出要求:那小猴第2天,第3天……到底摘了多少个,你能解决吗?
在自己本子上试一试。
师:我会把特别善于思考同学的作品呈现在黑板上。因为小朋友的字特别小,我来帮你放大。
交流:先看第一位小朋友的,他写得很简单,但简单当中却蕴含着它非凡的智慧。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谁愿意来当它的解说员。“35”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其实,他是从第一天摘了30个这个条件想的,继续说。这位解说员说得很好。
小结:这些+5呢?就是其中的哪个条件,看来抓住了条件,就能求出问题,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地看到答案,我们可以填上几条线,使它成为一个表格,看着这张表格,你觉得比刚才更……
除了表格,还有更多的小朋友选择了列式,他们是怎么想的?你看懂了哪一种?和大家分享。1、要求第几天的个数,都是把前一天的个数+5得来的。2、每一天都是怎样算的?都是从第一天算起。3、我也觉得这位同学很厉害,他居然能想到把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这种简便方法来计算。他,其实跟哪一种方法是不谋而同的。
总结:你们都做对了吗?如果有错,可以进行完善。
引导反思:现在请你回顾一下,刚才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说。
师:不管是列表也好,列式也好,从第一天算起也好,从前一天算起也好,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从——这两个条件开始想的,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啊。第6天呢?第7天……还能求出更多吗? 
师: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同样都重视了一件事,那就是搞清了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弄清了要求的问题。看来,这条件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有了它,我们就能求出很多很多的问题。孩子们,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就用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策略,那就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师:事实上,“从条件想起”这条策略,不仅能解决小猴摘桃的问题,还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
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
1师:跟随小猴,继续走进果园,瞧,果园里水果还真多呀,瞧,小猴正用天平在称水果呢。根据这幅图,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和你同桌交流一下。(贴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其它小朋友能帮它解答一下吧
小结:根据两个苹果200克,这两个条件,求出了一个苹果重100克,这就是这道题目中隐藏在里面的条件,然后再根据这个隐藏的条件和多20克这个条件求出了一个桃子有多少克?
 
2水果越摘越多,不知不觉装了——出示第2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从条件想起的的策略,就是根据条件想问题,一步步求出问题的结果。
 
3,摘桃的小猴也累了,它们来到了游乐场,玩起了拍球游戏,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落下的皮球还会弹起来,小朋友都玩过,是的,它每次弹起的高度正好是下落高度的一半。老师带来了乒乓球,那从这里到这里如果就是16米的高度,那谁来比划一下乒乓球落下的高度弹到哪儿呢?你来,他说在这儿,对吗?谁是谁的一半,(我的高度是老师高度的一半。)弹到这儿,又会怎样呢?落下后又再弹起来,第二次弹起的高度又在哪儿,谁再来比划一下。我们来请一个男孩。这会又弹到哪儿,谁是谁的一半?(男孩高度是女孩高度的一半)。谢谢你们两位,请回座位。他们的演示帮助我们理解了什么叫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他下落高度的一半。你会求出第三次、第四次弹起的高度吗?请你完成表格。学生做,老师巡视。
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是这样想的:每次除以2,得出的得数就是第1次弹起或第几次弹起的高度。把前一次的高度除以2得到了下一次的高度。讲得真好,还非常简洁呢。只要把前一次的高度除以2得到了下一次的高度。那这个答案对不对呢?我们顺着条件来检查一下。16米的一半是8米,8米的一半是     , 说得真好,也就是说我们从条件想起,就能解决问题。
 
4、师:做完了游戏,天也慢慢变黑了,小猴们排队回家了,这里有小猴吗?我们用圆片代替吧。根据题目的意思在图上标一标,你是怎样想的?这道题是怎么解决的?用列表的方法了吗?数一数,图一图,做出标记。交流。
师: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好像给我们的思维搭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那你能不能用好这对翅膀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呢
  请小朋友在练习纸上做做看
 
总结:今天,跟着小猴一起畅游果园,开心吗?在畅游的过程中,我知道,你们有了更多的数学方面的收获。
看来,策略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真的很重要,今天,这个,从条件想起,只是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开始,随着学习的深入,还有更多的策略等着你们去研究呢,有信心挑战吗?今天这堂课你感到快乐吗?老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看到你们更出色的表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