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①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②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分析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2、研究措施:
1、通过对小学音乐必选修教材的梳理,寻找自主开发资源相关的知识点
2、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观察与小学音乐教学相关的现象,及时制作相关图片、视频资源,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丰富创造情境教学的素材。
3、充分发挥新型电教手段,尝试与其相结合,使情境教学向多样化发展。
4、观看优秀教师的相应课例,研究情境教学的模式与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员探讨,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根据方案要求开展音乐教学
2、课例研讨交流3、调查问卷,中期总结4、专题研讨、专家指导5、观摩研讨6、分析、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汇总各种研究过程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教学案例分析:
利用课本插图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引起的,是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交织的产物。这里的“情”则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和学习作品的关键所在。为此,音乐课上应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课题研究结果如下:
1.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
2.
3.音乐情境教学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
4.
5.巧妙提问挖掘情境
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课题研究的结论
1.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认识
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实践证明,音乐课情境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会很快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自身的情绪与激情也是影响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课堂气氛。我们除了要努力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对作品动情,产生一种对作者或作品的理解与同情,再以此为动力精心备课、上课,把学生吸引到教师所创作的情境中去。我先动情,并带动学生动情。作为音乐老师,就得有一种因音乐作品而动情的能力,这种情感来自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2.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①
②小学音乐的唱歌内容的表现教学。
③
④小学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体验教学。
六、课题研究的思考
音乐教育旨在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音乐的学习中得到真正的乐趣,接受并创造音乐的文明。能从音乐乐趣的体验中,音乐文明的享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培养自己温和的性格与坚毅的品格,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和谐与融洽。而音乐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桥梁,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在音乐课教学中情境创设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音乐。而且我们知道因为年龄的缘故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地创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如果很好地运用了声、光、电、图等种种教学手段,学生就能进入行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产生良好审美心境。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安排要连贯、科学、合理,并有思想的参与,并不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有其实在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反思如下:
1.情境创设应加强连贯性
一是音乐教材衔接方面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二是音乐教学各环节之间情境创设的连贯性,即“前奏”情境创设要“独特”,“间奏”情境创设要“巧妙”,“高潮”情境创设要“出彩”,“尾声”情境创设要“实在”。
2.情境创设缺少典型性
情境创设应强调“画龙点睛”与“主次分明”,还应提倡“与时俱进”“自主探究”与“民主合作”。
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为此,我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反思,让学生在最有效的音乐情境中获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