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总结
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课前了解学情,设计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细节
数学知识是高度抽象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数学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性的学习内容。而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强,上课时不由自主的分心较多,他们的注意更容易被那些直观、形象的情景所吸引,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对感兴趣的内容表现积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与学生心理期望的学习活动相吻合,要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做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课中依据实情,有效指导好关键性教学细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有了引导,学习就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策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放弃必要的指导,学生的学就可能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根据学情发展,机智处理好生成的教学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得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研究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在上数学课时,都能有意识地设计教学细节,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产生一些困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精心预设很多细节,但有时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学生的倾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学会倾听也是我们教师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细节处更是如此,只有学会倾听才会去发现更多精彩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