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课堂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过程的整个结构、环节之间的衔接上,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预先设立,这样做尽管提供给学生很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催生出多姿多彩的思维成果。但是,作为实践者、研究者和反思者,有时候却不能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忽视对这些最细微的环节处理,导致了种种不完美。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相当细小,但在课堂教学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价值。教学中精彩的细节,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来源于教学的整体设计,来源于对学生的倾听,来源于对教学关键点的把握和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所以绝不可忽视细节,而应牢牢抓住,发挥其作用。
1.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课堂中和谐的氛围
一说到上课时的气氛,我们都会立即联想到“活跃”这个词。那么如何才能使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表现自我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建立平等、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课堂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激发求知欲。
要想形成这样的和谐氛围,首先思想上要转变。结合21世纪青少年的特性出发,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与学生融洽相处,尊重学生的各种表现与精神。第二,练好基本功,提高个人素质。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更决定了学生对教者的态度。第三,充分运用自己的亲和力,去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面前,往往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教与学互相交融。第四,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反之,容易产生氛围的僵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多一些表扬,少些批评。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感觉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一颗要充满热爱、期待和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满自信的主动学习。精彩的细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产生。
2.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教学的整体设计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两者是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的。正如古人所说的:“聚沙成塔,汇水为渊”,多个细节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而设计好的一些细节也应该放在学习整体中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细节”,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想法、一种理念。理念是细节的升华,而细节则是理念的具体操作。
细节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认真打造出来的教学细节,它的存在完全是有赖于对所学内容、学生、学习的氛围的深刻把握和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而高效的利用。教师要用大胆的想象去预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在师生与生生互动中,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把握教育时机,适时进行教育。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在主体与主导的问题上,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一堂课,形式单调,学生,打不起精神,又何来兴趣回答问题?师生人际交往更是谈不上。课堂形式只有活泼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完成与教师的交流。
3.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一良好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学会倾听也是我们教师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细节处更是如此,只有学会倾听才会去发现更多精彩的细节。它具体体现在尊重学生的思考,观察的学生发言。然而上课时,我们总是会担心学生作出什么出乎意料的回答,甚至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出现,要么搪塞过去,要么直接避而不谈。在课堂上一心只惦记着对时间的把握,惦记着下一个环节的内容,惦记着自己的下一句过渡词,惦记着学生的发言是否符合课前的预设,惦记着教学目标能否最终达成,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倾听和观察学生那儿。这样的课表面上看似完美,但由于缺乏精彩的细节,还是让人感到一丝遗憾。教师若是能敏锐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来的细节,静静地倾听,耐心地扣问,深入地挖掘,用细节张扬学生的个性,这样教学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孩子品尝被肯定的甜蜜。
当然我们教师除了要学会对学生的倾听之外,更应该学会多多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你在给学生谈话时,要试着跳出自己去倾听一下你的声音,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真正学会倾听的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也会及时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及时反思有助于移情的产生与共鸣的出现。
就像我们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扔出一个问题给学生之后,总希望学生能照着自己本来的想法去回答,若不是的话,就会心生怒气,甚至责备学生。有的时候,问题给了学生之后,没有人会,若有一个举手的,则会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的高兴,可是学生的回答并不符合你的本意时,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指责?还是继续引导?在这样的细节中都需要我们学会倾听,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去反思。这样才能有更精彩的细节产生。
4.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教学关键点的把握
在数学教学研究中,我们讨论的总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而在钻研与处理教材乃至课堂教学中,除了重、难点外,还有着一个关键点的问题,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的。在我们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时,首要的是抓住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在认识学习过程中经验之间或新旧知识间的矛盾;二是教材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与认识顺序之间的矛盾。必须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做好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的工作。
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生成、突破教学关键点。在课堂教学中细节有许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尽管如此,我们没必要也没这种可能去解决所有的细节,一个精彩的细节给人感觉是灿烂的,相反的也会有启迪,我们要记住这些或精彩或失败的细节,积少成多,建立起自己的“细节库”。
细节难点的突破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而突破知识细节的难点功在课前教法上的思考,思考老师的引导是否在新旧知识链接的生长点上,思考是否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突破知识细节的难点功还在于课堂中的应变,要正确处理数学知识课前预设和课中生成的关系,准确把握知识的准线,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细节”是多类别多角度的,有无数的未知境界需要我们关注和探究。
5.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出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他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尊重并不是一味地迁就,而是要重视实际上的效用,它是建立在“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点上的。教师应有计划性、目的性地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入手,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在细节处显身手。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第二,要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第三,要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态度;第四,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真正地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融合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对于数学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正如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在数学教学中也是一样,不可忽视小小的细节。假如我们没有善于捕捉细节的一双慧眼,那么,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在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就让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使我们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