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
四、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在测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谁能估一下教室的门大概有多高呢?
1米有多长,谁到黑板上来画一画?1厘米呢?
有没有一个比米短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呢?
2、揭示课题。
当我们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必然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认识另两个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板书课题)
(二)、认识分米
1.同学们,这是一个文具盒,它的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
2.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引出分米的的概念。
3、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看尺上的1分米有多长。
问:你手上的直尺大约是几分米?为什么?
请学生比划一下1分米大概的长度。
请学生们画一画长1分米的线段,进一步建立1分米的表象。(学习目标1)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画。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4.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说明:在“画一画”中不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画就可以了,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再次深入认识1分米。
5.提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分米比厘米大还是小?比米呢?
请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6.提问:l米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几分米?1米里有几个lo厘米?(师生一起在米尺上数一数。)
l米就是几分米? (板书:l米=l0分米) (学习目标2)
学生齐渎
(三)、认识毫米
1.请学生们用学生尺测量一下数学书的书背有多少厘米。
提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而且差的还挺多。)
介绍: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厚度还没有一厘米,很短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尺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一厘米中都有一些小格子,这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板书)
2.请小朋友拿出直尺,再拿出铅笔,用铅笔尖指着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书:I厘米=10毫米)
你觉得l毫米长吗?在测量哪些物体时,你会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3.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确l毫米的长度,我们来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银行信用卡或Ic电话卡,看看它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l毫米?(学习目标1)
介绍:以前流通的1分饯硬币的厚度大约是l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l毫米……
4.通过学习.我们又认识了毫米,你觉得毫米在已学的这么几个长度单位中应排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学习目标2)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请同桌两人按要求比划比划,一人比划一人测量,再不用尺直接比划。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上前指着小格数一数。
说明:橡皮的长度是35毫米,回形针的长度是28毫米。(学习目标3)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
(2)二人一组活动,先说说自己的橡皮厚度、铅笔长度适合用什么长度单位,再实际测量一下它们各自的厚度和长度。
(3)指名汇报。
在交流时,让学生体会量铅笔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当用毫米作单位时,可以更精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同桌两人一组活动,先估计它们大约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2)实际测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与自己事先估计的长度比较一下。
5.小结。
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大约有多长?(请学生们分别比划一下.),它们有各自适用的范围.你能说一说吗?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提醒学生应与实物的大小结合起来。
说明:相对合适的答案分别是:铁钉长2厘米,床长2米,大米宽2毫米,黄瓜长2分米。(学习目标4)
7.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用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
(2)用学生尺实际量一量,以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