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体验购物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付币、换币活动中人民币的实际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
教学设计:
一、启动已有经验,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今天我们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1.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信封,里面就是1元以上的人民币。把钱倒出来看看,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认出这些不同的人民币?
2.交流:(实物投影仪上摆着钱)方法1:看数字;方法2:看文字;方法3:看颜色;方法4:看盲文和大小(主要供盲人用);方法5:看花朵;方法6:看水印……
3.小结:国家在印制钱币时,让人们可以从数字、文字、颜色等不同角度来区别,另外还印制了盲文供盲人识别;在反面还有供少数民族人民识别的文字。正面的图案印的是谁?(伟大领袖:毛主席)那么反面的图案印的是什么?
4.爱国教育:人民币上有许多我们国家的信息,它向全世界诠释着我们中国的美丽。钱币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你觉得你应当怎样爱护人民币?(不乱撕,不乱涂乱画)
5.小结:现在你能说说看咱们认识了哪些1元以上的人民币?(板书)
6.购买商品:人民币最大的用途是什么?(买东西)出示想想做做1中4件商品,猜一猜哪件商品最贵?(儿童皮鞋)可能值多少钱?(100元);怎样付钱?(1张100元);你愿意付1元的吗?(付得太麻烦了)所以钱币的面值才多种多样。
体会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每件商品值多少钱?猜一猜、连一连。
三、钱币的发展
1.组合:现在咱们有了5种不同价格的商品。是不是用5种面值的钱只能购买5种价格的商品呢?——不是。那么就用这5张钱,你们认为还可以买到什么价格的商品呢?(比如30元的)
练习:(1)原来他是将2张合起来的,你们学会了吗?那你还可以将几张合起来?
(2)还可以组合出哪些价格?老师任意组合请学生回答钱数。
如果添上以前的角 20元+5元+5角,引导至( )元( )角
(3)集体完成想想做做2然后校对。
2.换钱游戏:(请组长清点5张人民币,轻轻放回1号信封,然后将2号信封拿出来,现在我们借助于学具钱来学习。)当钱多了以后,每种价格的付钱方式就有许多,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你们和老师购买的商品价格一样,但是你们付钱的方法不能和我一样。(同桌合作出钱):买100元的鞋子,我出1张100元,你怎么出,你是怎么想到的?
3.比较:这样看来,其实1张100元的钱可以换( )张20元,还可以换()张10元……你看这些钱币那种最值钱?
4.拓展:1张50元的跟你换,想一想你可以怎么换?(2张20元和1张1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10张5元,50张1元等等)
5. 练习:集体完成想象做做3然后校对。
四、体验购物付款
1.用学具钱买商品。只要付钱方法得到大家认可,便可以把这样商品买到手。
计算器20元 (板书:10+10;20……)
录音机45元 (10+10+10+10+5;20+20+5……)
比较:收音机2种方法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少)还有更少的付法吗?
假如只有1张钱,那么那张钱一定是几元的?(50元的)不一定,100元的不可以买吗?50元和100元付那张更好,为什么?1张50元的,全付了是不是?(请生上台表演)说清楚了,付去多少元?买收音机要用掉50元里的多少钱?找回多少元?(即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完成“想想做做
3.完成“想想做做
小男孩付了多少钱?阿姨找回多少钱?那一个足球多少钱?你能帮助解决吗?
4.完成“想想做做
五、全课大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