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上午,我们数学课题组开展了系列研讨活动,由臧斌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全体课题组老师以及我校特邀专家汪履平主任一起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臧斌老师的教学从创设情景入手,引入课堂,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发现并逐步形成概念,得出结论,并通过超级链接,让学生进行运用。整个教学板块清晰,学生思维活跃,教师智慧的引领和灵活处理课堂的生成问题,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在研讨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如:关于教学中扶和放的问题,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之后,加法结合律应该是放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孩子们探索、发现和得出结论。这里就触及到如何放的问题和放到怎样的程度?应该给出一个模块,也就是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的时候,要建构模块,观察—发现—例证—得出结论,然后学生在自学加法结合律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个结构流程了。再如:学会、会学、喜欢学之间的教学渗透,让你的学生在课堂上精神焕发而注意力集中,阅读与思辨、倾听与思辨、操作与思辨,让每位学生学会最基础的是关键,所以建议要让每位学生独立思考、动笔做、同桌交流以及大组交流,拒绝一问一答其余旁听低效的课堂教学。再如,板书的设计问题,要充分体现本堂课的核心价值,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汪主任听了大家的研讨后,强调了概念教学的三部曲。初步感知——形成概念——超级链接。同时指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环节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