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自身教学管理细节——促使课堂和谐
1、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2、课堂要立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课堂教学就难以有效实施。当然,规矩不能只给学生立,也要包括你自己。规矩要灵活,人性化,趣味性。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啊
3、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
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老师站到学生中间,忘掉自己是老师,不是刻意在寻找一种感觉,而完全是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
5、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人格力量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师,不但听老师怎么说,更在看老师怎么做。例如:要求学生说普通话,首先自己说普通话,最最起码课堂教学时必须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写规范字,首先自己写规范字,尤其是课堂板书。因此,身为人师必须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学生示以做人的榜样,永远留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
6、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没了,教师就要恰当提醒,甚至巧妙请其暂时停止发言。总之,要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